北市公營場館7月22日一次性餐具要收費 環保局:每年約減2700萬個

臺北市政府宣佈,自今年7月22日起位於北市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爲落實淨零碳排,臺北市近年來推動一次性餐具管制獲得不錯成效,如今市府修正管制要點,自今年7月22日起位於北市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列管場所280處,預估1年可減少約2700萬個一次性餐具,減輕垃圾處理對環境造成負擔。

環保局說,2016年起針對一次性餐具管制,推動禁用美耐皿餐具採由內而外、由公而私的方式推廣,截至去年轄內共有38處市場、13處夜市、29所大專院校、27箇中央機關、119處委外場館、53家百貨公司、16家量販店及607家企業等共計有902處公私場所響應,從2020年起陸續於北市府可外帶消費的委外場館推動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

環保局表示,現行北市府所屬119處委外場館,無論內用外帶都鼓勵使用可重複性餐具,已獲衆多公私部門響應,此次公告建立在既有基礎上,盼藉由法制化以價制量,強化並推動減塑減廢政策,並鼓勵民衆自備環保餐具,營造環保健康新文化。

環保局表示,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也是緩解大量廢棄物產生及減輕後端處理負擔,盼透過法制基礎推動販賣業管控及使用者付費機制,公私協力鼓勵民衆養成自備環保餐具習慣,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從生活中建立「自備、重複」觀念,珍惜資源利用,減少使用一次即丟的情形,共創環保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