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旅館7/22起禁供一次性備品

臺北市政府7月起有6項新制上路,其中自7月22日起推動「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政策」,規定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業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給顧客。(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7月起推出6大新制,其中自7月22日起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業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給顧客,北市環保局表示,新措施鼓勵旅客自備生活用品,到年底爲緩衝期暫不會對業者開罰。不過,有旅宿業者認爲仍需購置備品供客人索取,環保效果恐打折扣,盼市府提出配套措施才能落實政策本意。

6項新制除了旅宿禁用一次用備品,還有青年希望帳戶、親子館學齡專區、敬老禮金加碼、空品維護區開罰、新一代地政雲。

環保局說明,7月22日上路的「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政策」,規定觀光旅館及一般旅館業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包括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等用品,鼓勵旅客自備生活用品,落實環境永續。

旅宿業者說,新制上路後,還是需要購買備品供客人索取,成本不會降低太多,但會盡量配合政策,希望市府可提出配套措施,纔不會讓環保目標打折。

此外,北市2016年至2020年陸續推動「臺北市政府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執行要點」、「臺北市政府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執行計劃」,如今將進一步因應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公告臺北市販售餐飲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公私場所、品項及收費標準,盼藉法制化以價制量,強化並推動減塑減廢政策。

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林鈺惠表示,今年7月22日起位於北市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列管場所約280處,上路後北市1年可減少約2700萬個一次性餐具,減輕垃圾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她指出,一次性餐具管制初期推動禁用美耐皿餐具,採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推廣,截至去年轄內共計有902處公私場所響應;自2020年起陸續於市府可外帶消費的委外場館推動「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也已獲市府所屬119處委外場館等公私部門響應。

環保局說明,旅宿禁用一次用備品、一次性餐具收費等2項措施上路後,直到今年底都爲緩衝期並不會開罰,但會持續宣導民衆自備用品及餐具,減少對環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