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臺灣主宰晶片成國安隱憂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7日接受媒體訪問,談到晶片過度集中臺灣的風險。(美聯社)
中國商務部28日證實,中國商務部副部長、貿易談判代表李成鋼本週將赴美會見美方官員。據美媒此前消息,李成鋼將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及財政部官員,預計將討論大豆採購、技術管制以及芬太尼關稅問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7日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訪談時也談到李成鋼此次訪問以及晶片過度集中臺灣的風險。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李成鋼率團於24日至27日訪問加拿大召開中加經貿聯委會,隨後將赴華盛頓,會見美方相關官員。何詠前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繼續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通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共同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貝森特在接受專訪時指出,李成鋼這此訪問華府,更像是技術性的訪問,與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無關。貝森特並透露,他預計在10月底、11月初左右再次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貝森特表示,美中的關係非常複雜,中國不但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對手,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是美國最大的貿易赤字國,所以我們對此非常小心。
在節目中,主持人問到目前或將來的談判中,美國是否可能採取行動,將那些在美國交易所做生意的中國公司剔除,以迫使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等對手。貝森特說,這確實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經濟槓桿,但還沒有被擺上檯面。他並稱:「好消息是,川普與習近平關係很好,而當你與對方最高領導人保持溝通時,事情就會容易得多。」
針對上週川普政府宣佈持有英特爾近10%股份的消息,主持人詢問貝森特是否考慮與川普一起入股更多半導體公司,如輝達。貝森特否認此事,表示:「我不認爲輝達需要財政支持,所以這個方案目前似乎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但他補充,川普政府有可能入股像是造船業等其他關鍵產業。他說,這些都是美國必須自給自足的關鍵行業。
貝森特還提到,大多數半導體公司都表現良好,但結果是全球99%的先進晶片都是在臺灣製造的。他形容,這種情況是自阿拉伯石油禁運以來從未見過的國家安全隱患,而美國必須去除部分美國經濟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