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盼臺灣軍費衝10% 旅美教授曝真正的「國安隱憂」

美國國防部主管印太事務最高階官員提名人7日在聯邦參議院委員會任命聽證會表示,全力支持總統川普此前表達的「臺灣軍費應占GDP的10%」主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助理部長提名人約翰.盧表示,臺灣支持軍費增至GDP的10%。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9日表示,臺灣當前最大的挑戰並非軍事裝備或外交突破,而是缺乏政治共識。他強調,「沒有兩黨共識,一切都只是口號」,呼籲朝野應超越藍綠對立,正視國防與安全的長期結構問題。

翁履中9日在臉書上透露,他近期在東亞論壇(East Asia Forum)投書撰文,分析國際社會對臺灣安全議題的觀察與期待。他指出,原則上美國將持續依據現有政策支持臺灣,但華府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能夠團結一致、願意自我投資防衛的夥伴。如果臺灣的政治長期陷於黨派對立,讓國防預算淪爲政治攻防工具,那麼再多的國際聲援也僅是表面支持。

他指出,藍綠支持者在國防議題上的立場與解讀本就不同,而國外專家看待臺灣的安全問題,也會因資訊落差或政治視角而出現不同觀點,「不要期待,也不必抱怨外國人不夠理解臺灣的內部紛擾。」

翁履中強調,臺灣的安全問題並非單純的軍事議題,而是反映國家治理能力與民主成熟度的試金石。若缺乏基本政治共識,只會讓社會更加分裂,也讓國際盟友對臺灣的穩定性產生疑慮。他呼籲,真正的「保臺」不是口號競賽,而是整個社會能否坐下來冷靜面對現實,共同建立長遠的防衛與信任基礎。

至於臺灣國防預算的GDP是否要達到10%,國防部長顧立雄8日受訪指出,國防支出是按照敵情威脅及防衛作戰能力的建構目標,核心國防支出明年應該會超過3%,會逐步增加,實踐總統賴清德承諾的5%。

不過顧立雄也強調,也要考量整體財政以及相關能力建構,國防部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這是國防部一貫立場,也有這樣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