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前佈局支持高端科學儀器攻關 | 關注2025中關村論壇
“產品還在研發中,但客戶已經與我們簽訂了供貨協議。”京儀智能科技負責人表示。北京青年報記者3月30日從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了解到,北京支持高端科學儀器攻關。多家北京企業在市場需求面前,加速了攻關以及產品上市的速度,部分高端儀器已經形成國產替代。
北京早已佈局高端科學儀器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2022年,北京市設立“傳感器與科學儀器創新研製”專項,重點佈局高端科學儀器研發及成果轉化,已形成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高性能質譜儀等系列創新成果。
流式細胞儀採用流體聚焦技術讓細胞單個排列,每秒幾萬個細胞排隊經過激光束的照射,發射出散射光和熒光信號,從而可以分析細胞特徵。通過液滴振盪、高速加電、高壓偏轉等方式,還能將特定細胞分選出來,用於單細胞測序等深入研究。
高分辨率質譜儀則是用於蛋白質組學分析。該分析是從大量的生物樣本中發現和鑑定與疾病有關的生物分子,最大的難點是生物樣本成分複雜,樣品量大,生物分子含量極低,分子量相同的分子無法區分。這類儀器不僅精準攔截“指定重量”的目標,還能用超級電子秤+慢動作抓拍區分細微差異,“連雙胞胎分子都能認出誰是誰”。
這兩類高端科學儀器對於促進生物設計工具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廣泛應用於健康、氣候變化、能源、食品和農業等多個領域,在生物技術和醫藥領域有巨大作用。
但高端科學儀器的研發投入大、週期長,國產化更是一個系統工程,顯然並不是一家企業本身所能企及的,需要各部門形成合力。以科學儀器領域的高端質譜儀爲例,此前跨國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超過95%。
兩款京研儀器實現國產替代
2024年,北京市支持京儀智能科技研製“離子淌度-四極杆-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該產品對標國際領先技術,針對蛋白質組學等多組學研究,完成後將填補國內該領域高端質譜儀空白,實現國產替代。
“在政府的支持下,不僅是公司加大了對產品研發投入的決心,還得到更多市場機會。”北京京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源30日表示,“產品還在研發時,就已經有客戶預訂了。”
該公司研製的儀器核心亮點是“四維分離+超快掃描”,讓複雜樣本分析更準、更快、更靈敏。離子富集技術可以邊“攢”離子邊檢測,掃描速度快到每秒200次,還能檢測到極低含量分子,短時間就能完成深度分析。四維分析在傳統三維數據(時間、質量、強度)上增加“淌度”維度,數據更豐富,每秒採集超過8G的數據,可以形成超過兩萬張譜圖,適合臨牀大樣本或單細胞研究。
本款高分辨質譜是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支持下立項,由北京京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該產品研製成功後,將是國內第一也是國內唯一一臺用於蛋白質組學分析的四維高分辨質譜,還可以用於代謝組學、食品組學等多組學研究,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同類產品。
此外,北京市創新型企業層浪生物致力於科研級26通道以上流式細胞儀開發,2024年已發佈3激光41通道流式細胞儀CytoStellar,今年年底將發佈5激光70餘通道產品。
“目前國際上,基本只有美國和中國能生產流式細胞儀,前3名碧迪、貝克曼、安捷倫,都是美國公司,具有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層浪公司目前在國內流式儀器銷售數量上已經排到第4位。”北京層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劉鐵夫表示,“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地都在使用我們的產品。”與京儀智能科技一樣,層浪的新儀器也在尚未推廣到市場前就已經“搶手”起來。
同時,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組織引導下,層浪生物正聯合清華大學謀劃佈局流式分選儀研發及製造,有望進一步形成該領域國內市場供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