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新增主辦4場平行論壇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3月20日,科技部副部長林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佈會上介紹,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爲年度主題,設置了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佈、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5大板塊、128場活動,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科技部和有關部門共主辦平行論壇20餘場,其中科技部在以往的論壇基礎上今年新增了4場平行論壇,包括環喜馬拉雅地球科學國際合作論壇、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量子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總共是10場平行論壇、1場重點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接會;此外,還有兩場發佈活動,分別是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國家創新指數報告》,還有一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佈2024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林新表示,這些平行論壇及配套活動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科技熱點話題安排和設計,特點可以用體現“四個面向”來概括。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交流分享最新的科研進展,比如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聚焦通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兩個前沿技術熱點,邀請了包括圖靈獎得主在內的國內外頂尖學者、領軍企業家、青年科學家探討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二是面向經濟主戰場,增強科技企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比如,企業發現和發明論壇邀請了領軍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的負責人,探討如何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大中小企業的協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三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實施。比如,京津冀協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論壇,我們邀請了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門、科技園區、領軍企業等代表來探討對接合作,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促進科技創新引領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可持續發展。比如,科技助殘論壇,倡導“科技向善”理念,邀請產學研各界交流科技創新如何賦能提升殘疾人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