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冬病夏治”熱潮持續升溫

“三伏貼”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特色療法,也是常見的“冬病夏治”療法之一。今年入伏之際,白銀區各醫療機構“三伏貼”貼敷服務如期開貼,市民朋友們用對健康的執着熱情,點燃了夏季養生的第一把火,中醫“冬病夏治”的傳統療法迎來年度熱潮。

在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鍼灸科康復醫學科迎來大量前來貼敷的市民,現場秩序井然,“咳嗽能貼嗎?”“有啥禁忌?”……患者的諮詢聲此起彼伏。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症,精準、熟練地選取穴位,再將調好的藥膏逐一貼敷到各個穴位上,動作麻利規範。

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鍼灸科康復醫學科主任滕治江說:“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節,藉此契機進行冬病夏治,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重要體現。三伏貼以溫陽散寒、扶正固本爲主要功效,適用於呼吸系統疾病、婦科寒症、脾胃虛弱、免疫力低下等人羣。”

“阿姨,您記着兩小時之後要把貼好的三伏貼撕掉。”在四龍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內,不少市民前來貼敷,他們當中,既有與“三伏貼”相伴多年的“忠實粉絲”,也有今年慕名而來的“新朋友”,想要抓住盛夏陽氣最旺的黃金時機,爲秋冬健康“儲蓄”能量,開啓這場遵循天時、守護健康的“冬病夏治”之旅。

四龍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治醫師張秉霞說:“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中最廣爲人知的,本質是‘穴位貼敷’療法的一種。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三伏天持續開展三伏貼貼敷服務,最近很多市民來貼敷,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要特別注意,建議每次不超過兩小時,結束後要檢查皮膚狀況,確保安全。”

冬病夏治的方法豐富多樣,除了大家熟知的三伏貼,還有多種特色療法可供選擇,每種都有其獨特優勢與適用人羣。在公園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內,診室內的藥香混着艾草的氣息,不少市民正在診脈,經醫師判斷後去樓上進行艾灸和鍼灸,以此來提高人體抵抗力,預防疾病復發或者降低復發頻率。

(王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