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當時,“趁熱打貼”有講究

入夏以來,上海的“熱力值”持續飆升,預計本週末將衝擊40℃。隨着“燒烤”模式開啓,記者走訪各大醫院發現,傳統的冬病夏治項目今年也已火熱開啓,有醫院的治療量已同比增長超50%。

醫生分析,今年天氣熱得比較早,整個冬病夏治的治療期也提前了。此外,就診增量很大部分來自於年輕人,不少年輕面孔在上班前一小時、午休時間涌入中醫診療室“趁熱打貼”。

老牌中醫院冬病夏治廣受歡迎

到底什麼是冬病夏治?簡言之,它是依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對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症狀容易加重的疾病,選擇在炎熱的夏季通過中藥內服,或穴位貼敷、鍼灸、拔罐等手段治療,藉助夏季陽氣旺盛之力加上穴位刺激及藥物的作用,以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昨天早上9點,記者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肺病科、兒科、鍼灸科採訪發現,醫院的診療座位、牀位全部都開了,用於接待患者。“目前,我們每天有100多人次的兒科敷貼,涉及生長髮育、脾胃消化等需求。”兒科主任醫師李文介紹。

龍華醫院今年的冬病夏治門診於6月1日接受預約,至8月30日結束。截至6月29日,龍華醫院三個院區(龍華院區、航頭院區、上南院區)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就診量已突破70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52.04%。目前,院方在三個院區均做了學科、人手增量,今年共開設39個科的冬病夏治門診,實現“冬病”全覆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眼下也迎來了冬病夏治的小高峰。該院堅持開展冬病夏治已有40餘年,今年共有呼吸內科、腫瘤一科、皮膚科、婦科、兒科、鍼灸科等近十個科室開展相關診療服務。截至昨天記者發稿,該院今年冬病夏治項目已預約5000人次,治療超過4000人次,預計今年總治療量可達2萬至3萬人次。

“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更多人認識到要‘未病先防’。根據目前的預約情況看,呼吸內科、兒科、治未病中心、鍼灸科等是熱門科室。”岳陽醫院門急診辦公室主任須冰告訴記者。

年輕人衝“早八檔”,治療之後去上班

除了這些老牌三甲中醫醫院,在普陀區中醫醫院,記者探訪發現,早上8點剛開診,中醫治療室的8張診療牀也“全滿”——前來治療的患者清一色都是附近寫字樓的白領。

“利用上班前一小時到這冬病夏治一下,非常舒服。”曹小姐做的是“督灸”,就是在脊柱(督脈)上鋪設暖熱的薑蓉,再施以艾絨溫灸,一個項目約30分鐘。該醫院黨總支書記黃欲曉說,年輕人不僅僅衝“早八檔”,午休也是就診熱門時段,爲此醫院中午不休息,“中午連一連”滿足市民需求。

正是考慮就診人羣裡多了不少上班族,今年各大醫院的冬病夏治門診設有周末檔。龍華醫院臨牀鍼灸一部主任裴建告訴記者,近三年,該科冬病夏治服務量每年增長50%,增量很大,且其中不少是年輕人。爲此,醫院採取了分時段預約,患者可在網上操作,簡單方便。

龍華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陸城華也發現,近年來中醫特色、適宜技術下沉,區級、社區醫療機構紛紛開展冬病夏治,但其所在學科的診療量並沒有減少,一個夏季預計在2萬至3萬人次,很大原因就是中青年就診人羣的持續增加。

鑑於上海可能迎來極端高溫,陸城華也告訴記者,醫務人員也會教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敷貼的方法,“有些敷貼可以帶回家自己貼,不用大伏天再往醫院跑。”

醫生提醒:別一邊“夏治”一邊“傷身”

各大醫院的冬病夏治項目,花色繁多,各有擁躉。

“我患過敏性鼻炎十多年了,每年秋冬就開始打噴嚏,覺都睡不好。”42歲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從三年前在岳陽醫院冬病夏治後,秋天的症狀減輕了大半,“這麼熱的天,我還專門請假來治療,就是因爲有效果!”

岳陽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振偉介紹,該院呼吸內科穴位敷貼獨有的“咳喘方”“咳嗽方”,主要針對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等長期受呼吸道疾病困擾的患者。治療時,將藥餅敷在患者後頸部穴位上,不用打針、吃藥,深受“老患者”歡迎。

另一頭的兒科敷貼治療室,也是每年岳陽醫院冬病夏治最熱鬧的地方之一。“別看我們這都是小朋友,很多都是‘老患者’。”醫生介紹,近年除了患呼吸道疾病的小朋友來做敷貼,調整脾胃的兒童也日漸增多,有的挑食身形矮小,有的“太愛吃”體型肥胖。在中醫眼中,這多爲脾胃運化不足導致。此外,兒科冬病夏治還有一種“不吃藥”的方法,那就是岳陽醫院推拿科海派兒科推拿團隊開設的冬病夏治專科門診。

冬病夏治逐年火爆,是市民對這一傳統“治未病”方式的認可,不過,醫生也發出提醒,不少就診者對冬病夏治還存在認識誤區,比如一邊忙着跑醫院接受診療,回家後則大口喝冰飲、吃冷飲、吹空調。“夏季要防暑,冷飲可以偶爾吃,但不要貪涼。空調也不要對着吹、不要溫度調得太低。”陸城華提醒,忌一邊“夏治”一邊“傷身”,結果一個夏天下來,“治了個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