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熱“貼”敷冬病夏治 三伏貼備受市民青睞
(原標題:趁熱“貼”敷冬病夏治 三伏貼備受市民青睞)
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醫生正在給市民貼三伏貼。劉美玲攝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益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美玲 通訊員 詹磊 甘甜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三伏已至,暑氣漸長。連日來,記者走訪市中心城區部分醫院看到,中醫診室外早早排起長隊,市民們手持預約單有序等候,只爲趕上今年“三伏貼”的頭一撥敷貼,開啓夏日養生之旅。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三伏貼+三伏灸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冬病夏治正當時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我的體質不好,經常畏冷、痛經。這次做了三伏灸,貼了三伏貼,希望能把身體調理好。”在市中醫醫院中醫藥特色診療中心,醫生正給市民李女士探脈。李女士因腎陽不足導致寒凝胞宮,通過臍灸熱治、三伏貼溫調,着力改善畏冷、痛經等症狀。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運用敷貼療法刺激體表穴位,可以糾正臟腑陰陽的偏衰,改善經絡氣血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溫和的治療和調整作用,達到以膚固表、以表託毒、以經通髒、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近日,市中醫醫院推出夏至貼、伏前加強貼、頭伏貼、中伏貼、末伏貼、伏後加強貼等敷貼,針對市民的體質和疾病情況,合理優化配穴,提升治療效果。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市中醫醫院中醫藥特色診療中心副主任李朗介紹:“三伏貼屬於溫和的調理方式,而三伏灸則見效更快,適應於老寒腿、頸肩腰腿痛、痛經、宮寒、脾胃病等疾病的治療。”目前,市中醫醫院有盤龍灸、臍灸、葫蘆灸、火龍罐等系列灸法治療,根據不同的病症選擇不同的穴位,通過刺激經絡來調整臟腑,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逐步清除體內的陰寒、寒溼等症狀。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強化量身定製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貼心服務暖人心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我有支氣管炎,冬天經常咳嗽。連續4年都來貼了三伏貼,咳嗽沒有以前那麼厲害,自己能感覺到效果,明年還會堅持來貼。”在市第一中醫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貼完頭伏貼後,75歲的李爺爺欣喜地說。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近日,市第一中醫醫院推出基礎貼、頭伏貼、中伏貼、末伏貼、固本貼等敷貼,醫生通過查看舌象、脈象,依據每位患者的體質差異、病症特點,相應選擇溫陽固本、止咳、止痛等三伏貼。爲提升市民的貼敷體驗,該醫院設立三伏貼定位取穴室,安排10名醫生負責貼敷,減少市民排隊等候時間。考慮到上班市民羣體需求,該醫院還在週六上午8時至12時延時提供三伏貼貼敷服務。從排隊到貼敷,市民20餘分鐘就能完成敷貼。貼敷結束後,市民可拿着醫生精心製作的三伏貼治療口袋卡,完成剩餘貼敷。針對2歲以上的兒童,醫生會通過調整藥物劑量、降低藥物濃度、減少貼敷時間,幫助患者緩解哮喘、咳嗽、脾胃虛弱等症狀。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夏天貼一貼,冬天少生病。”市第一中醫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生阮賓建議:“三伏貼連續貼3年以上效果更佳,可以降低呼吸系統疾病發作頻率,改善關節疼痛,激活人體自身免疫體系。”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並非包治百病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這些人羣不宜貼三伏貼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隨着中醫熱升溫,不少市民抱着保健的心態,體驗三伏貼。然而,三伏貼並非包治百病的萬能良藥。市中醫醫院中醫藥特色診療中心副主任李朗告訴記者:“患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骨關節、耳鼻喉科、兒科、婦產科等疾病的患者,可以貼三伏貼調理體質。熱性體質、皮膚敏感、孕婦等人羣不適合貼三伏貼。”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三伏貼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貼敷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醫生提醒:在留貼時間方面,成人一般爲2至6小時,兒童爲0.5至2小時,根據個體耐受度,靈活調整貼敷時間。貼敷後,皮膚微紅、輕度瘙癢均爲正常反應。如出現刺癢難耐、疼痛、灼熱等感覺,應立即揭下敷貼,嚴重者需及時到醫院就診。貼敷期間,應清淡飲食,不宜食用雞、鴨、海鮮、牛肉、韭菜等“發物”。在貼敷當天,市民需避免飲酒,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貼敷後,不宜劇烈運動,以免藥膏脫落。去除藥物後,可以用溫水洗澡。MfY益陽日報媒體雲
記者瀏覽電商網站,發現有不少店鋪售賣三伏貼。市民王令芬表示:“網上買三伏貼,怕買到假藥。而且自己貼,不知道穴位在哪裡,貼得不規範,還是在醫院貼更放心。”阮賓提醒市民:“在網上購買三伏貼,需查看是否有國藥準字號標誌,得敷要注意找準穴位、鋪貼平整。一般不建議在網上購買三伏貼,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到現場貼敷,仍需諮詢專業中醫師排除禁忌證等方可使用。MfY益陽日報媒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