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只是入門?中醫“冬病夏治”竟能定製體質
盛夏三伏,天地陽氣蒸騰如沸,恰是中醫“冬病夏治”的黃金窗口期。此時借天之陽補人之陽,驅散蟄伏體內的寒邪,如同爲生命播下暖陽,待秋冬便可不懼寒涼、氣血充盈。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以千年中醫智慧爲根,以創新療法爲翼,融傳統三伏系列與吳門手針於一體,帶來貫穿“防-調-治”的夏日健康盛宴。
三伏系列療法的多維升級,守護全週期健康
傳統冬病夏治以“三伏貼”爲核心,而治未病中心將其拓維升級,形成“貼、藥、灸、針”四維一體的調理體系,從表層驅寒到深層固本,從專病防治到體質重塑,全方位覆蓋健康需求。
伏氣敷元:從穴位貼敷到體質定製,讓每一寸經絡都沐暖陽
三伏貼並非單一貼劑,而是針對不同病症與體質的“定製化方案”。2025年優化升級的貼劑體系,以白芥子等溫陽藥材爲基,配伍精準穴位,讓藥力借三伏陽氣直透經絡:
·呼吸系統守護:針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反覆感冒及新冠後遺症,“固元貼”“防疫貼”靶向肺俞、足三裡等穴,補肺氣、強衛表,讓呼吸如沐春風;
·消化系統調理:慢性胃炎、腸功能紊亂者,“健脾1號”“健脾2號”貼敷脾俞、天樞等穴,喚醒脾陽、化溼滯,讓胃腸常安;
·虛損康復助力:術後、產後或化療後體虛者,“強身貼”溫養足三裡、三陰交等穴,如同爲身體築起“元氣堤壩”,逐步找回活力;
·婦科問題改善:痛經女性可借“通經貼1號”“通經貼2號”溫通關元、血海,讓氣血暢行如流;
·專項需求滿足:想輕盈身姿?“瘦身貼”作用豐隆、帶脈,消痰溼、調代謝;便意不暢?“通便貼”喚醒大腸俞、上巨虛,讓腑氣自通;夜不能寐?“安神貼”輕撫內關、三陰交,助心神歸巢。
每貼皆循經選穴,如星辰入位,借三伏陽氣讓藥力層層滲透,從表皮到臟腑,喚醒沉睡的陽氣。
伏陽藥和:內外雙調的溫陽妙方,讓陽氣從根到葉層層充盈
不同於單一外治,“伏陽藥和”以“內服+外用”雙軌並行,爲虛寒體質量身定製溫陽方案:
·內服湯劑:針對畏寒肢冷、氣短乏力等虛寒證,從臟腑深處點燃“暖陽”,驅散積年寒邪,如同爲身體添一爐炭火,由內而外暖起來;
·外用溫陽包:將砂仁、乾薑等溫熱藥材製成藥包,熱敷腰腹、關節,藥力借熱力滲透經絡,如同爲氣血鋪就“溫通大道”,讓陽氣暢行無阻。
內外協同,恰似“土壤施肥+枝葉灑水”,讓陽氣從臟腑到體表,層層充盈不虛空。
伏火通經:火力透骨的散寒利器,讓寒邪隨烈焰消融
“伏火通經”整合雷火灸、督脈灸、任脈灸、盆灸等特色灸法,以火爲媒,引陽散寒:
·雷火灸:藥艾裹以麝香、沉香等藥材,點燃後懸灸頸肩腰腿痛處,藥力與火力穿透筋膜關節,如同用暖陽融化寒冰,讓僵硬疼痛隨煙消散;
·督脈灸:沿脊柱鋪薑蓉、艾絨施灸,如“火龍巡脊”,喚醒一身陽氣總綱,陽虛體質者灸後常感通體溫熱,精神倍增;
·任脈灸與盆灸:針對腹部、盆腔虛寒,如宮寒、慢性盆腔痛,灸火溫煦丹田,讓“胞宮”如沐春風,改善小腹冷痛、月經不調。
火力所及,寒邪自潰,經絡自通,如同爲身體打開“陽熱通道”,讓積寒無處藏身。
伏針靈調:吳門手針加持的精準攻堅,借天之力煥活自愈
作爲冬病夏治的“創新王牌”,“伏針靈調”將吳門手針融入三伏療法,以“扶陽針陣”直擊頑固病症。沈佳主任團隊承天津醫科大學吳雄志教授衣鉢,讓古老針法在三伏天綻放新活力。
吳門手針:貫通古今的“時空鍼灸”體系
其理論根基深植經典:以《黃帝內經》經絡學說爲骨,融張仲景六經辨證爲脈,取《黃庭經》內丹養生爲氣,合現代解剖爲用,更引入奇門遁甲、五運六氣時空理論,獨創“八門六合”理法,讓治療與天地節律同頻,如“順水行舟”事半功倍。
特色針陣:借三伏陽氣放大數倍療效
·“木火通明”針陣:肝開竅於目,心主血脈,針對飛蚊症、重影等眼疾,調肝木、補心火,讓眼部微循環如“春溪解凍”,翳障自散;對陽虛型抑鬱、失眠,以針陣振奮心陽,如“撥雲見日”,驅散情緒陰霾;
·“燒山火”針陣:專攻壓力性尿失禁、前列腺增生等泌尿問題,溫補腎陽、固攝膀胱,如同爲下焦築“暖陽堤壩”;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更能透骨散寒,讓關節如沐春陽;
·“小離火陣”:針對過敏性鼻炎,溫通鼻竅、散寒脫敏,讓噴嚏、流涕隨“火氣”消散,呼吸如入幽谷。
三伏天陽氣最盛時,針陣如“引火入淵”,借天之陽助針之力,喚醒身體自愈潛能,讓頑固病症如冰遇陽,緩緩消融。
夏日健康福利:三伏養陽正當時,好禮助力煥生機
·即日起,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冬病夏治系列療法全面啓動,活動期間可享相應福利。
-83291096、83291279地址: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中心)
三伏轉瞬即逝,陽氣不可辜負。這個夏天,讓“伏氣敷元”築牢健康根基,“伏陽藥和”調和臟腑陰陽,“伏火通經”驅散周身寒邪,“伏針靈調”精準攻堅頑疾。
通訊員 苗卿 葛妍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劉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