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冬病夏治 救過敏性鼻炎

「三伏貼」是將辛溫藥材如干姜、白芥子、細辛等,敷貼於大椎、腎俞等穴位,提升陽氣、驅散寒邪,達到體質改善與增強機體正氣的作用。(恩主公醫院提供)

年約60歲的李女士長期受過敏性鼻炎困擾,每逢秋冬經常鼻塞、流鼻涕,吃西藥往往只能短暫紓解,經中醫採用三伏貼並搭配中藥內服,症狀獲得明顯改善。中醫師指出,針對體內陽氣不足等體寒狀態,可在夏季陽氣最盛的「三伏天」進行治療,達到冬病夏治。

衛福部統計,2019年因過敏性疾病就醫約355萬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曾怡嘉指出,許多在冬季容易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等,常與體內陽氣不足等體寒狀態有關。透過「冬病夏治」概念,於夏季陽氣最盛時的「三伏天」進行治療,增強體內陽氣,改善調節機能,有助平衡免疫、穩定體質,以達到預防與改善過敏性疾病或寒性疾病的效果。

「三伏貼」是將辛溫藥材如干姜、白芥子、細辛等敷貼於大椎、腎俞等穴位,藉由外用溫補藥提升陽氣、驅散寒邪,達到體質改善與增強作用。傳統上分別於「初伏」、「中伏」、「末伏」三個節氣進行貼敷。今年(2025)貼敷時間爲7月14日至8月30日,民衆只要在期間內,間隔約7至10天、貼滿3次即可。

曾怡嘉表示,醫師會依照不同民衆體質調整藥方及穴位,建議由合格中醫師評估及中醫院所操作三伏貼。另外,貼敷後局部皮膚若出現短暫紅、腫、熱、微刺等都是正常反應,但若產生水泡或明顯紅腫,應立即取下藥餅並回診處理。

三伏貼療程中,可運用雷射鍼灸輔助治療。曾怡嘉表示,雷射鍼灸是一種新興的中醫治療技術,治療時不需針刺破皮,而是利用治療光照射在穴位上,產生抗發炎、調節細胞功能、增加粒線體活性、促進修復等療效,不同於一般光線或照燈,將三伏貼結合雷射鍼灸,能更好的調節身體機能、增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