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買回家別馬上吃 農糧署:常溫放一週更甜

農糧署表示,百香果剛買回家時通常果肉偏酸,室溫下放2至4天會轉甜,喜歡更甜一點可以放5至7天。(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一年四季都有百香果,盛產期在7至9月,農糧署表示,百香果屬於後熟水果,剛買回來時表皮光滑、紅中帶橘,這時的果肉偏酸,室溫下放2至4天,果肉會轉甜,喜歡更甜一點的可以放5至7天,當果皮皺褶加深、蒂頭乾枯,脫水後香氣變得更香更濃郁。

農業部在臉書發文指出,百香果以豐富的營養成分和濃郁的果汁香味聞名,口感甜酸適中,色澤豔麗,因此被譽爲「果汁之王」。國產百香果主要有3個品種,分別是臺農一號、滿天星(蜜糖百香果)和黃金百香果,目前臺農一號是國內栽培大宗。

農業部建議,選購百香果時,挑選果皮着色完整呈深紅或紫紅色,果粒飽滿豐圓,果皮平整無皺縮、無腐爛發黴且清潔乾淨,果實輕搖時果肉無晃動、無水聲,有重量感者爲佳。

至於保存方法,農糧署日前發文表示,百香果屬於後熟水果,剛買回來表皮光滑、紅中帶橘,這時候果肉偏酸,喜歡酸味可儘早享用;室溫下放置2天后果肉嚐起來微酸,放置2至4天酸度會隨着時間消退,果肉轉甜。

農糧署表示,喜歡香甜濃郁的人,可以再放5至7天,直到果皮皺褶加深、蒂頭乾枯,酸度降低味道較甜,脫水後香氣變得更香更濃郁。

農糧署也提醒,放置過久的百香果,若產生黴菌或果肉發酵的狀況,就不適合再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