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提升羣衆幸福“食”光
2024年,百色市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推動全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以實實在在的監管成效爲壯鄉紅城百姓築起“舌尖安全”的堅實屏障。
築牢風險防線。通過“一企一檔”“一類一策”、壓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等方式,全面排查餐飲服務企業、重點區域和重點品種的風險。加強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工作,切實做好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食堂等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治理。對排查問題清單進行數理分析,有序開展宣傳引導。
構建數字監管。以數字化賦能食品安全治理,通過建立全市統一的“百色市食品安全智能監管平臺”信息系統和平臺框架體系,實現食品安全的動態監管。全市學校食堂1486家、校外託管機構食堂1118家、醫療機構食堂46家、用餐人數100人以上的養老機構食堂9家“互聯網+明廚亮竈”建設覆蓋率均達100%,將餐飲加工過程的視頻監控接入網絡平臺並向社會公開,實現食品加工透明化和可視化。
聚焦節慶時段。加大在春節、中秋等重要節日期間的巡查力度。在全市重大活動常用接待酒店、部分學校和學校食材重點供應商等重點企業和場所設立哨點,打造“專人服務、專羣聯絡、快速處置、快速反饋”的食品安全監測工作機制,從源頭上化解風險。在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中三級聯動履職盡責,2024年共開展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57起,有效保障185餐次35712人次的用餐安全。
織密農村網格。建立“縣(局)、鄉(所)、村(協管員)、屯(信息員)”四級聯動監管機制,將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細化到農村羣宴監管最小單元,完善雙向報審,倡導定點舉辦宴席。2024年組織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及農村宴席廚師開展食品安全培訓13期,對546次農村聚餐進行現場指導,有效提升了農村餐飲安全“最後一公里”的服務水平。
凝聚多元合力。通過建立食品企業信用檔案等工作機制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同時,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公衆的食品安全意識。“星期二隨機查餐廳”執法行動成爲百色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檢查常態。2024年,全市共邀請“兩委員一代表”和熱心市民共同開展“查餐廳”監督執法行動76期,“回頭看”整改成效明顯。(冉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