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年薪青農 黃豆種出新價值

爲了給家人及消費者無污染的優質農產品,陳光鏡毅然放棄年薪破百萬的半導體工作回鄉種植黃豆,從半年賣不出1包豆子,到現在農場每年逾3000人次造訪。(葉靜美攝)

單純想給家人更好的生活環境、種出無污染優質農產品的念頭,讓陳光鏡毅然放棄年薪破百萬的半導體工作,2015年帶着妻兒回到彰化縣北斗鎮採自然農法種植黃豆,從半年零收入中思考出好的農產品,也需要食農教育來相輔相成,至今來自全臺、每年逾3000人次造訪農場,開啓農業不一樣的面向與可能。

陳光鏡從彰師大物理系畢業後,在半導體產業工作8年,他說,當初是希望帶着孩子回彰化家鄉生活,想種出非基改、自然栽培的優質黃豆,給家人及消費者食用,最初不會種,慢慢學着種,併成立「田野勤學」,也認爲這麼好的產品應該會受消費者接受。

但現實卻給了他很大的衝擊,他說,當初完全沒意識到,國產黃豆價格較高,加上沒有品牌識別度,根本就沒有人要買,最慘曾有半年時間連1包豆子都賣不掉。

陳光鏡除開發各式黃豆製品,滿足饕客的嘴,更重新思考,認爲告訴消費者爲何應該要買、要吃優質的國產農產很重要,於是投入開發食農教育與體驗課程,並推出繪本、桌遊等,讓活動更多元、有趣,慢慢讓消費者認識農場,逐漸獲得認同與喜愛。

從開始到被消費者接受,陳光鏡說,這花了3年多時間,中間很多時間點都想放棄,後來轉念,「就是因爲不簡單,才需要我們,就是因爲不簡單,我們纔會在這邊。」如今,「田野勤學」黃豆種植面積從0.7公頃成長至今有11公頃,年產量20公噸,從全臺各地來買產品或參加體驗活動,每年逾3000人次。

「原來食物的力量這麼大」,有一次他在田邊工作時,1對年約70歲的老夫妻跑來跟他說,他們是從北港騎機車前來,要來買4瓶豆漿,他忍不住跟老夫妻說這不會太遠嗎?老夫妻說你們做得很好,再遠也值得來買,讓他相當感動,更有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