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百萬年薪!青農返鄉種番茄 打造「高山番茄故鄉」
仁愛鄉青農謝智宇(右2)坦言起初栽種牛番茄飽受挫折,但不放棄任何農業研習的機會,逐漸建立牛番茄的生產管理模式。(楊靜茹攝)
謝智宇6年前在父親鼓勵下辭去廚具公司業務,返回仁愛鄉以智慧化溫室種植牛蕃茄,品質穩定深受客戶肯定,規模從1公頃逐步擴大到8公頃,更透過仁愛鄉農會號召更多農友加入成立產銷班,打造高山牛番茄故鄉;農會強調將持續開拓市場,增加青農收益。
仁愛鄉農會指出,臺灣夏日平低高溫平均超過30度,因此高海拔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的仁愛鄉,成爲夏季蔬菜重要供應地之一,近年有青農於夏季種植牛番茄、小黃瓜等蔬菜,穩定生產創造高收益,像謝智宇運用智慧化溫室種植牛番茄,帶動風潮,目前種植面積約300公頃,年產量約550至600公噸,逾半銷往臺北農產運銷市場。
仁愛鄉青農謝智宇返鄉種牛番茄闖出一片天,規模從1公頃逐步擴大到8公頃。(楊靜茹攝)
青農謝智宇返鄉種牛番茄,品質穩定深受客戶肯定。(楊靜茹攝)
仁愛鄉青農謝智宇返鄉種牛番茄,與產銷班的農友相互切磋交流。(楊靜茹攝)
謝智宇說,他在爸爸鼓勵下,勇敢跨出舒適圈,6年前辭去廚具公司業務返鄉務農,從農業素人開始摸索,雖然有長輩的經驗傳承,不過種植牛蕃茄常遇到病蟲害等問題相當困擾,深感農業管理知識不足,坦言一開始確實飽受挫折,但他並未因此放棄。
謝智宇表示,爲了種好牛番茄,他從不放棄任何一次農業研習的機會,因此參加仁愛鄉農會舉行的農業講習、技術交流、病蟲害防治研習等活動,提升病蟲害防治知能,同時也分享給產銷班的農友,相互切磋交流,希望一起提高牛蕃茄的產能及品質,增加收益,誓言打造高山牛番茄故鄉。
謝智宇強調,他藉助海拔1000公尺的低溫、少病蟲害優勢,逐漸建立自己專業的生產管理模式,當夏季平地因高溫難以種出優質的牛蕃茄時,正是溫室牛番茄的盛產期,因此夏季供需失衡下,穩定生產創造收益,牛番茄品質穩定深受客戶肯定,經常供不應求,因此生產規模從1公頃逐步擴大到8公頃,「好品質的牛番茄,永遠不愁銷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