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AI鍍金 新鮮人躍年薪百萬

具備AI技能、懂得運用AI的社會新鮮人,年薪百萬不是夢。圖/美聯社

2024年職場工作者使用五大AI應用

在輝達(NVIDIA)、特斯拉(Tesla)、AMD、微軟、Google、亞馬遜等國際大型科技公司的帶動下,人工智慧(AI)已成爲顯學,而擁有AI技能亦能「鍍金」。104人力銀行於2024年底發表職場學習白皮書指出,AI相關職務的薪資比非AI職務高出5成(52%),具備AI技能、懂得運用AI的社會新鮮人,年薪百萬不是夢。

多家企業均指出「百工百業導入AI」時代來臨。臺灣資訊服務業龍頭精誠資訊亦表示,將可以看到資安、電商、供應鏈等產業,積極導入AI的應用。

AI新科技所帶動的產業典範轉型,讓企業從數位化,再升級導入AI人工智能,在產業競賽不停歇的情況下,人才之戰已開打,在企業競逐AI大賽的同時,也帶動企業薪資結構的改變。

根據104學習精靈於去年底所發佈的「2024職場學習白皮書」,AI相關職務的薪資比非AI職務高出52%。若具備AI技能且能將AI運用於工作中,平均月薪均超過10萬元。以軟體、工程等職缺來說,平均月薪12萬。而品保、品管、生技醫療等產業,平均月薪10.7萬元。

自從美國知名軟體業者Open AI推出ChatGPT之後,帶動生成式AI風潮,近兩年間,催生出各樣生成式AI應用,包括文字、語音。圖像等。落地應用包括有客服聊天機器人、圖片生成、文字生成等等。而輝達、特斯拉等國際大廠,近期再看中「實體AI」潛力,預期多功能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將是實體AI的最佳應用。

根據國發會預估,AI人才於2028年時,缺口達到35萬人。根據104人力銀行於2023年7月份所公佈的調查顯示,AI人才需求最大宗來自於電子產業,包括半導體、軟體及電子資訊產業,佔所有AI職的6成。

電子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多半是「做AI的人才」,例如,語言模型訓練工程師、AI基礎設施工程師、生成式AI應用工程師。或是RAG AI開發者、AI演算法工程師等。其餘對AI人才有需求的產業,製造業約佔2成,而零售、批發、法律、會計、顧問等產業,約有1成。

相較於電子產業,其他產業對於AI人才的需求,偏重於「運用AI的能力」,例如,ChatGPT、Midjourney、以及Stable Diffusion等AI軟體的應用。這類型職缺亦明顯成長中。

104人力銀行數據長李魁林指出,「作AI」的研發工程師固然炙手可熱,而「會AI」的應用人才,在職場的身價亦水漲船高。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統計,2023年7月時,會AI或懂AI的新鮮人,起薪較平均多一成。但隨着AI成爲顯學,人才難尋,到了2024年底時,具備AI技術者較非AI技能的工作者,薪資差異已明顯拉大。

業者建議在學的年輕人,不妨透過選課、自學、實作或實習,提前部署AI相關技能。商管、社科、甚至文學院的大學在校生,若能熟悉擅用AI應用,瞭解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和機制,亦能接近產業的當紅核心。

針對一般上班族,則建議進修AI相關技能,不論是未來跳槽轉職、原職含金量,甚至於升遷機會等,都將會大大加分。展望未來,AI整合力將成爲目前工作者的必備技能。

業者表示,有了AI加持,既有的工作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例如,AI與數位行銷工具(例如 SEO、SEM、Google廣告)整合,可深度分析市場趨勢。美術設計加上AI技能,可加速產出效率。多媒體動畫設計師、電腦繪圖人員亦可藉助AI實現更多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