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媒體:巴西能從中國旅遊業發展中學到什麼?

來源:環球時報

巴西《論壇》雜誌網站7月28日文章,原題:亞洲旅遊業對巴西的啓示 許多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那裡的旅遊業正在快速發展,巴西能從中學到什麼?必須承認,東南亞地區更爲便利:航班選擇更多,換匯服務和旅遊套餐隨處可見,而且對說外語的人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數量領先,有像故宮、長城等這樣的名勝古蹟,僅憑這一點,就確保了持續不斷的國際遊客量。然而,中國政府更進一步,大力推廣一些鮮爲人知的旅遊目的地和主題路線,如絲綢之路的歷史遺蹟、張家界和西雙版納等自然美景,以及“紅色旅遊”。

在中國旅行非常方便,得益於其安全性和高水平的基建,包括現代化的機場、高速鐵路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網絡。在大城市,乘坐地鐵幾乎可以到達大多數旅遊景點。在新冠疫情前,在北京的主要旅遊景點經常能看到大批外國遊客。在疫情期間“消失”的外國遊客現在又回來了。爲了推動這種迴歸,中國政府擴大了享受免簽過境政策的國家名單,並試行擴大單方面免籤國家範圍——其中包括自今年6月起對巴西持普通護照人員實行免籤政策。近年來,中國採取了一些措施方便巴西人來訪,比如恢復了全球最長的單次經停航班:經停馬德里連接北京和聖保羅的航線。

在中國,國內旅遊行業非常重視地域文化。遊客穿着傳統服飾、拍攝專業照片以及品嚐當地美食的情況很常見。這種模式有助於理解爲什麼許多中國人在國外也期望有類似的體驗。因此,展示巴西特色美食、民族多樣性、手工藝和地方服飾的巴西宣傳活動,可能會在中國產生巨大吸引力。(作者拉斐爾·恩裡克·澤貝託,肖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