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比中光接待63家機構調研,包括嘉實基金、建信基金、興全基金等

2025年2月18日,奧比中光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2月17日接待嘉實基金、建信基金、興全基金、平安基金、中銀基金等63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奧比中光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爲董事會秘書靳尚,IR張倍寧。

據瞭解,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3D視覺感知技術的研發和產品銷售,其產品涵蓋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和工業級應用設備。公司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並在結構光、iToF、dToF、雙目、Lidar、工業三維測量等六大領域佈局技術。隨着Meta等巨頭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人形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快速增長,奧比中光的3D視覺感知產品將在這一發展浪潮中受益。

據瞭解,奧比中光與英偉達的合作進展順利,雙方合作開發的3D開發套件PerseeN1和OrbbecPerceptorDeveloperKit(OPDK)已發佈,這些套件內置奧比中光自研的MX6800芯片,並與英偉達JetsonAGXOrin系統模塊集成,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公司將繼續與英偉達生態深入融合,推動機器人及元宇宙創新應用的開發和產業化。

據瞭解,奧比中光針對人形機器人市場提供了包括3D結構光、iToF、激光雷達在內的全技術路線3D視覺傳感器/方案。公司在3D結構光技術領域推出了多款新品,如Gemini330系列全場景雙目3D相機,以及與微軟聯合設計的高性能iToF 3D相機FemtoBolt。此外,公司還推出了兩款高精度3D掃描儀CR-ScanOtter和CR-ScanRaptor,滿足不同領域對高精度、低成本3D掃描的需求,預計全球3D掃描市場規模將達到71.6億美元。

調研詳情如下:

奧比中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專注於3D視覺感知技術研發,在人工智能時代打造“機器人與AI視覺產業中臺”,致力於讓所有終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3D視覺感知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3D視覺傳感器、消費級應用設備和工業級應用設備。公司依託3D視覺感知一體化科研生產能力和創新平臺,不斷孵化拓展新的3D視覺感知產品系列,已在生物識別、機器人、AIoT、三維掃描等市場上實現了多項具有代表性的商業應用。科學合理的技術體系是公司技術先進性的重要保障。公司構建了“全棧式技術研發能力+全領域技術路線佈局”的3D視覺感知技術體系,在技術縱深上融合了光學、機械、電子、芯片設計、算法、SDK、固件開發等多項複雜學科交叉技術,在技術橫向跨度上涵蓋結構光、iToF、dToF、雙目、Lidar、工業三維測量六大領域。

1、近期傳言Meta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公司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公司如何看待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趨勢?

答:

據相關新聞及媒體報道,Meta正在加大對機器人領域的投資,計劃自研人形機器人硬件,已經在其現實實驗室(RealityLabs)的硬件部門組建了機器人研發團隊。伴隨衆多行業巨頭相繼涌入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產業升級趨勢明顯。

近年來,生成式AI與大模型技術的發展使得機器人的交互應用更加成熟,上下游廠家的持續投入也成爲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着人形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髮展、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相關政策的不斷完善,人形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快速發展。

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8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138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到50.2%,未來市場前景廣闊。而公司的3D視覺感知產品作爲人形機器人“感知、決策、執行”鏈路中的重要一環,有望持續受益於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浪潮。

2、公司目前跟英偉達合作進展如何?

答:

2023年8月,公司與英偉達合作開發的3D開發套件PerseeN1(雙目結構光)順利發佈,可廣泛應用於移動感知、避障識別、體積測量、體感交互等領域。

2024年10月,公司在丹麥舉辦的ROSCon大會正式推出OrbbecPerceptorDeveloperKit(OPDK)開發套件,其預裝英偉達IsaacPerceptor+四臺奧比中光Gemini335L相機,可提供360度全景視野和功能豐富的即開即用系統,助力下游AI應用開發。

上述開發套件的每臺相機內置奧比中光自研的MX6800芯片,支持深度處理功能,確保終端在各類環境中得以高效運行;此外,該開發套件與英偉達JetsonAGXOrin系統模塊無縫集成,具備高達275TOPS的強大算力,支持處理視覺SLAM、目標檢測和姿態估計等複雜任務。

近年來,公司與NVIDIA的各類合作,助力開發者能夠更加便捷地應對3D感知和計算機視覺算法的複雜性。作爲英偉達全球產業數字化生態佈局的合作伙伴之一,未來公司將與英偉達生態持續深入融合,助力更多機器人及元宇宙創新應用開發及產業化落地。

3、目前人形機器人有哪些視覺方案?公司在這些方案裡面有沒有相應的產品呢?

答: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人形機器人視覺方案包括3D結構光、iToF及純視覺等。例如,全球知名人形機器人公司SanctuaryAI的Phoenix及騰訊的“小五”採用了iToF相機方案;宇樹的G1及傅利葉智能的GR-1採用了3D結構光方案;星塵智能的S1則同時採用了3D結構光+iToF方案。

近年來,公司圍繞各類型機器人推出了豐富且全面的3D視覺感知方案,加之全方位的營銷策略,足以確保公司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面向人形機器人等下游領域,公司可提供3D結構光、iToF、激光雷達等全技術路線3D視覺傳感器/方案。

在3D結構光技術領域,公司2024年已推出多款新品,如Gemini330系列全場景雙目3D相機—包括Gemini335 、Gemini335L、 Gemini336、Gemini336L等通用型高性能雙目3D相機,兼顧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性價比和易用性,相關性能參數對標國際巨頭,助力各類智能終端在室內外複雜場景下執行視覺應用。

在iToF技術領域,公司與微軟聯合設計研發的高性能 iToF3D相機FemtoBolt具備高精度、尺寸小、同步精準等優勢,可應用於人形機器人、娛樂/運動交互、醫療康復等場景。

上述相關產品均已與部分人形機器人客戶進行適配。未來,公司將持續關注行業內各項創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亦密切關注與各細分行業頭部客戶的潛在合作機會,不斷提高在人形機器人等新興場景的市場佔有率,繼而提升公司的業績表現。

4、3D掃描儀有哪些應用場景呢?整體市場規模有多大?能否介紹一下公司掃描儀產品?

答:

3D掃描技術近年來在衆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採用,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工業領域,3D掃描儀被廣泛用於逆向工程、模具設計、3D質量檢測等。在醫療領域,3D掃描儀被醫療保健和醫療專業人員用於創建定製矯形解決方案、背託、人體工學假肢裝置、牙種植體、測量等。在歐美日韓地區,3D掃描儀個人用戶數量在快速增長。據行業研究機構MordorIntelligence預測,2029年全球3D掃描市場規模將達到71.6億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爲14.98%。

2024年4月,公司與戰略合作伙伴創想三維聯合推出兩款高精度3D掃描儀CR-ScanOtter、CR-ScanRaptor,加上2023年已成功量產的CR-ScanFerret,落實完成3D掃描儀之高、中、低檔位的產品矩陣佈局。2024年推出的兩款3D掃描儀均搭載公司自研芯片及創新光學設計方案,全面滿足3D打印、逆向工程、模具製作、遊戲設計、醫療護具、藝術創作、AR/VR等領域對高精度、低成本3D掃描的需求。

伴隨着海內外三維掃描、3D打印等市場體量的不斷增長,公司將持續探索並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整體解決方案,打造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同時,公司還將進一步增強市場開拓力度,深耕細分行業頭部客戶,加速應用場景落地,爲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打下良好基礎。

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與支持!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