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工業降碳“變廢爲寶” 生態增綠“荒山成園”丨活力中國調研行
工業城市安陽,一手抓工業降碳增效,一手促生態增綠擴容。通過將工業“包袱”轉化爲發展優勢,荒山禿嶺重披綠裝,綠色發展動能生機盎然。今天的《活力中國調研行》我們走進安陽。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瀟元:我現在位於河南利源集團的乙醇分廠,我身後的就是焦爐煤氣制無水乙醇裝置。這套裝置可以年產20萬噸無水乙醇,純度達到99.9%。
焦爐煤氣,曾是煤化工企業頭疼的副產品,直接排放污染環境,簡單燃燒,又造成資源浪費。利源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和設備升級,成功實現了焦爐煤氣的“吃幹榨淨”與高值化利用。
河南利源集團工作人員 宋冰鑫:我們就把這個氣體給收集起來,通過淨化之後可以生產一些化(工)產品,比如說像無水乙醇、液化天然氣、氫氣,甚至我們還可以用煤氣進行發電。
河南利源集團工作人員 張學平:我們研發了智能電力調度系統,將平時多餘的煤氣儲存起來,到用電高峰期的時候用來發電,一年我們能節省下約 1000 萬的成本。
曾經棘手的“廢氣”,轉化成了綠色生產力。現在利源集團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種植約300萬棵樹的固碳量,公司也被評爲“國家級綠色工廠”。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張瀟元:我現在是在湯陰湯河國家溼地公園,這裡鳥語花香、風景宜人,但你能想象到嗎?這裡在2012年的時候還只是一片荒山。
改造前的湯河區域,岸邊垃圾堆積,水庫中網箱養殖密佈,生態環境堪憂。當地政府下大力氣整治,一舉拆除湯河沿岸養殖場及污染企業55家,清理水庫網箱95個,並配套建設污水處理廠,從源頭上遏制水體污染。
安陽市湯陰縣湯河國家溼地公園管委會黨組書記 牛文斌:現在這裡的植被有600多種,常駐的和遷徙經過的鳥類有27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20多種。
安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 局長 侯志軍:安陽市堅持聚焦統籌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聚焦減排清潔,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達到了21.2%,優良天數增加了45天。南水北調中線安陽段,水質長期保持在二類及以上標準,安陽河被評爲國家級美麗河湖。生態環境質量,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