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山林盛開致富花丨活力中國調研行
青山疊翠、油菜金黃。走進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藏族鄉邊麻溝花海景區,奼紫嫣紅的花卉引得遊客爭相拍照打卡。這個因邊麻花而得名的小村莊,因打造花海,蛻變成國家4A級景區。
邊麻溝村距離大通縣城12公里,是處於整個窵溝片區最深處的一個村。因村莊與國有東峽林場相連,松柏挺立的山脊下,農田民居坐落在山窪和道路邊,滿山遍野盛開的邊麻花爲發展旅遊埋下了伏筆。2015年,村委會開始帶領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將山坡地以村民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轉600畝,種上集中連片的觀賞性花草。後來,又投入精準扶貧旅遊項目啓動資金200萬元。經過一番苦幹,終於在畝產不到300斤糧食的旱地裡建起一座“花海農莊”。
邊麻溝花海景區以原生態的山林河谷和民居爲依託,通過“自然景觀+花卉種植”的方式實現了貧困村到網紅景區的轉變,而保留的自然生態原生性,使山坡地成爲富民增收的聚寶盆。景區負責人李振海告訴記者:“景區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剛開始的粗放式經營到現在穩步前行,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景區的成功,給村民們的生活帶來了顯著變化。“在家門口上班,不僅能照顧家裡人,還不耽誤農活。”在景區工作了5年的村民張生蓮說:“我在景區主要負責射箭和套圈等娛樂項目,每個月工資4500元。”實實在在的收益,調動了村民們掙錢致富的積極性,邊麻溝村也從昔日的貧困村成爲人均年收入2萬元以上的先進村。
隨着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持續的景觀改造,邊麻溝村展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機與活力。2024年邊麻溝接待遊客40萬人次,全村旅遊綜合收入達2000萬,其中邊麻溝花海景區收入達520萬元。
花樣農村新思路,綠水青山抵萬金。邊麻溝花海景區已經成爲大通縣東峽片區的重要景點,帶動了沿途窵溝片區十幾個村莊的鄉村旅遊。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文體旅遊局局長王文飛說:“大通縣距離西寧近,東峽鎮片區生態資源非常好,是大通發展旅遊的重要區域。我們根據青海人愛浪山的喜好,順勢提出‘浪山浪水浪大通’的口號,既要吸引遠方的客人,又要服務好市區周邊遊客。”
(經濟日報記者:石晶 潘卓然 剪輯:張思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