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先行者雲知聲衝刺港股IPO 貿易應收款項佔總資產超五成

每經記者:王 琳 每經編輯:董興生

近期,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知聲)正在衝刺港股IPO(首次公開募股)。

招股書顯示,雲知聲的戰略重心主要在生活AI(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和醫療AI服務及解決方案行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雲知聲醫療類業務的客戶留存率在2023年和2024年遭遇連續下降。在報告期內尚未實現盈利且虧損仍在擴大的同時,雲知聲截至2024年末的貿易應收款項爲5.59億元,佔公司總資產的比例高達五成以上。

去年主要客戶數量下降

根據招股書,雲知聲號稱是中國AGI(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先行者。按收入計,其是2024年中國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雲知聲還先後推出了UniCore和山海大模型兩個大語言模型,作爲公司中心技術平臺雲知大腦的核心算法模型,爲垂直行業客戶賦能一系列AI解決方案。

從產品應用的垂直行業來看,雲知聲的戰略重心主要放在生活AI解決方案和醫療AI服務及解決方案行業。但根據雲知聲的說法,憑藉對生活和醫療行業的理解,其已經擴展至康養垂直領域,並計劃加強公司能力,在相關領域尋求擴張機會。

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雲知聲的客戶數分別爲538個、555個和576個。之所以不斷增長,雲知聲表示,主要是由於其提供的AI解決方案、產品種類增加及其適用行業增加,以及醫院對智能醫療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

按照產品類型劃分來看,雲知聲的生活類業務和醫療類業務在報告期內的收入佔比分別約爲八成和二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雲知聲將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客戶稱爲主要客戶。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雲知聲生活類業務的主要客戶數量分別爲63個、78個和71個,來自主要客戶的收入分別爲4.47億元、5.41億元和7.03億元,來自主要客戶的收入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主要客戶數量在2024年卻不增反降。

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雲知聲醫療類業務的客戶數目分別爲165個、167個和166個,客戶留存率分別爲70.4%、64.8%和53.3%。對於客戶留存率的連續下滑,雲知聲表示,是因爲公司將業務重點放在了獲取消費較高的客戶。

報告期內虧損持續擴大

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雲知聲的收入分別爲6.01億元、7.27億元和9.39億元,淨利潤分別虧損3.75億元、3.76億元和4.54億元。儘管收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但其虧損仍在擴大。

在這背後,雲知聲的金融資產及合約資產減值虧損淨額是盈利的重要拖累之一。根據招股書,雲知聲的金融資產及合約資產減值虧損淨額主要是指貿易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的減值撥備,其在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分別達7197.60萬元、9134.60萬元和4838.80萬元。

截至2024年末,雲知聲的貿易應收款項和合約資產分別爲5.59億元和496.90萬元,總共佔到彼時公司總資產10.80億元的超五成。

值得一提的是,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茂集團)是雲知聲在2022年的第一大客戶,以及2023年的第五大客戶,對其的收入佔公司當期整體收入的比例分別爲13.1%和3.3%。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雲知聲與世茂集團所有在建項目的合約總金額爲2.93億元,其中已確認收入總額2.20億元,未完成合約總價值4420萬元。與此同時,雲知聲與世茂集團的未償還貿易應收款項爲2870萬元,雲知聲已計提撥備263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世茂集團早已爆雷,在2025年2月被法院撤回相關清盤申請後,目前世茂集團正在推進境外債務重組計劃。在這樣的情況下,雲知聲表示,公司執行與世茂集團的項目並收回相關合約資產及貿易應收款項並無重大困難。

那麼,雲知聲如何解決貿易應收款項高企的問題?公司預計何時能實現減虧?《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於2025年4月14日向雲知聲發去採訪函,並在4月15日致電雲知聲,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