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虧損超8億,真實生物再度衝刺港股IPO
真實生物2月18日再度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 。2022年阿茲夫定附條件獲批,成爲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新冠肺炎口服藥物。獲批十餘天后,真實生物火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彼時,其募集資金的用途之一便是用於阿茲夫定治療COVID-19的製造和商業化,不過後續一直未有新進展。
這兩年,真實生物絕大部分收入都源於向復星醫藥產業銷售阿茲夫定。不過,單一產品難以撐起業績,真實生物仍處於虧損狀態。此次再次衝刺港股IPO,真實生物透露,募集資金仍主要聚焦於其核心產品阿茲夫定。
全部收入均來源於阿茲夫定
真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主要致力於研發、製造和商業化治療病毒性、腫瘤及腦血管疾病的創新藥物。真實生物的全部收入均來自其首個商業化產品阿茲夫定,其中絕大部分收入來自向復星醫藥產業銷售阿茲夫定。
阿茲夫定是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的創新藥物,於2021年7月附條件獲批用於治療高病毒載量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2022年7月附條件批准用於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適應症註冊申請,成爲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新冠肺炎口服藥物。
獲批新冠肺炎適應證的同一天,復星醫藥宣佈與真實生物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將聯合開發並由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獨家商業化阿茲夫定,合作領域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療及預防領域。根據協議,復興醫藥產業享有阿茲夫定的獨家商業化權利,包括經銷、進口、出口、銷售、推廣等行爲。雙方合作領域爲阿茲夫定所有與新冠病毒及艾滋病治療和預防相關的領域。
據招股書,2023年,真實生物僅有復星醫藥產業一名客戶,2023年實現收入3.44億元,全部來自向復星醫藥產業的銷售。2024年,實現收入2.38億元,前五大客戶佔其總收入的99.6%,其中,復星醫藥產業佔99.2%,銷售額爲2.36億元。
目前,阿茲夫定已累計銷售超過1000萬瓶。不過,阿茲夫定投產及商業化進程開啓,並未改變真實生物的虧損局面,公司目前仍未實現盈利,2023年及2024年分別虧損7.84億元、4004.2萬元。對於虧損的原因,真實生物表示,鑑於COVID-19的情況,考慮到產品的到期日及適銷性,對製成品作出大幅存貨撇減,因而產生毛損;同時,核心產品及其他候選藥物產生重大研發費用以及行政開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虧損等。2024年虧損比較上年有所下降,系存貨撇減金額減少。
此外,真實生物於去年終止了與復星醫藥的合作。2024年9月,考慮到市場狀況的不斷變化及雙方的最佳利益,真實生物收回了授予復星醫藥產業阿茲夫定在中國內地治療COVID-19及HIV感染的完整商業化權利。在和復星醫藥協議終止後,真實生物2024年向若干新協議下的經銷商銷售約13700瓶阿茲夫定片,獲得收入190萬元。目前,真實生物已與53家經銷商訂立經銷協議,預計2025年的收入將主要來自對分銷商的銷售。
未來還需要大額的研發開支
真實生物擁有4條研發管線,其中3條涉及阿茲夫定。除了阿茲夫定的兩個適應證已獲批上市,其他大部分藥物組合目前處於臨牀前或臨牀開發階段。2023年、2024年,真實生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爲2.38億元、1.51億元。
真實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斥巨資完成候選藥物的臨牀開發、監管審批、生產活動及商業化工作,之後纔會產生產品銷售收入。如無法成功完成開發,或在開發時出現重大延誤,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將受到重大損害。這也就意味着,真實生物的收入暫時仍需依靠作爲治療HIV感染藥物及治療COVID-19藥物的阿茲夫定來支撐。從真實生物披露的近兩年的銷售額來看,新冠藥物的市場需求逐漸下降。
作爲HIV藥物,真實生物亦看好阿茲夫定前景。其在招股書中透露,近年來,新獲批且效果及安全性增加的cART藥物已成爲全球最廣泛使用的HIV藥物。而中國市場上的大部分HIV藥物爲單劑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作爲一種NRTI(一類被廣泛用作一線cART方案中骨幹藥物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阿茲夫定可能會與不同機制的藥物聯合作用以形成各種cART方案,不同類別的單劑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如NNRTI或INSTI)不被認爲是阿茲夫定的替代品或競爭產品。因此,隨着HIV藥物市場規模的增長,阿茲夫定的市場需求有望持續增加。
對於此次募集資金用途,真實生物在招股書裡表示,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阿茲夫定治療HIV感染及血液腫瘤及實體腫瘤的研發及商業化;阿茲夫定連同公司其他候選產品聯合療法的研發,用於治療HIV感染及若干腫瘤適應證;其他候選藥物的研發;進一步建設研發平臺;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等。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