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童確診結腸癌 醫:狂吃辣條恐是主因
鄭州一名8歲男童確診結腸癌,醫師指出或與長期嗜食辣條等零食有關。(圖/翻攝自微博, 大象新聞 )
大陸河南鄭州一名年僅8歲的男童日前在家中玩耍時突感腹部劇痛,家長起初以爲只是普通腸胃炎,未加重視,未料送醫檢查後竟被確診爲結腸癌。消息曝光後震驚社會,也引發各界對兒童飲食習慣的高度關注。
根據《快科技》8月29日報導,據家屬透露,孩子自幼兒園時期起便經常以方便麪、辣條等零食取代正餐,長期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醫師研判,這或許是導致疾病的主要誘因之一。
主治醫師指出,高油、高鹽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會對兒童脆弱的腸胃系統造成嚴重負擔,長期攝取將大幅增加消化道疾病與癌症的發生風險。他提醒:「孩子的腸胃非常嬌嫩,家長必須嚴格把關飲食均衡與食品安全,避免因一時縱容,讓孩子以健康付出代價。」目前,這名患童已接受針對性治療,醫療團隊表示後續康復狀況仍需持續觀察。
該案例經媒體披露後,迅速在社羣平臺引起廣泛討論。許多網友直呼震驚,也有不少家長反思日常飲食管理是否足夠嚴格。有專家更指出,隨着生活型態改變,許多兒童長期依賴速食與零食,導致肥胖、糖尿病及腸胃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營養學專家補充說明,辣條、泡麪等食品含有大量人工添加劑與防腐劑,其中部分物質經長期大量攝取,可能對腸胃道細胞產生慢性刺激,進而提高致癌風險。他們呼籲家長應培養孩子健康飲食習慣,避免讓孩子過早接觸這類加工食品,多攝取天然蔬果、優質蛋白與全穀類食材。
兒科醫師也提醒,若孩子經常出現腹痛、排便異常或消化不良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時機。醫界同時強調,癌症並非成年人專屬疾病,兒童同樣可能因遺傳、環境與飲食因素而罹病,因此不可掉以輕心。
男童自幼以辣條、泡麪等零食代替正餐,醫師認爲長期不良飲食恐成誘因。(圖/翻攝自微博, 大象新聞 )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