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稚園開始常吃! 8歲陸童「愛吃辣條」竟確診結腸癌
▲男童從幼稚園開始愛吃辣條。(示意圖/CFP)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河南鄭州一名8歲男童近日被診斷出「結腸癌」,原因竟是他從幼稚園開始,常吃「辣條」,還有泡麪,導致頻繁腹痛,纔來就醫。醫師無奈表示,孩子腸胃道發育未完全,頻繁食用高油高鹽的食物,會造成損傷甚至是病變。
據《大象新聞》報導,醫師指出,辣條含高鹽(單包鈉含量可達日均需求50%)、辛辣添加劑及工業油脂,長期攝取會持續刺激腸黏膜,誘發慢性炎症,增加DNA突變風險,導致腸道菌叢紊亂,減少短鏈脂肪酸生成(保護腸黏膜的關鍵物質),削弱抗癌能力。
醫師表示,兒童腸道屏障功能未發育完善,對化學刺激較敏感,長期損傷可能加速癌前病變。
▲男童還常吃泡麪。(示意圖/VCG)
他還說道,恐還會引發家族腸癌史風險提高2至10倍,「兒童腹痛、排便習慣改變易被誤認爲消化不良,確診時多已晚期,若出現持續性腹痛或排便後不緩解;血便、黑便;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不明原因消瘦、貧血等應儘速就醫。」
報導指出,世衛組織將加工肉列爲1類致癌物,而辣條等零食風險類似(取決於攝取頻率及基礎健康狀況)。近10年,青少年大腸癌發生率成長40%,最小病例僅8歲(此事件非孤例),兒童腸癌侵襲性強,但早期發現(Ⅰ期)5年存活率可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