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康飲品恐害血壓飆 專家揭無糖茶也藏陷阱

很多人以爲只要不吃太鹹、不喝酒,血壓就能控制得好,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含糖飲也是血壓飆高的禍首之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以爲只要不吃太鹹、不喝酒,血壓就能控制得好,但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含糖飲也是血壓飆高的禍首之一。她並列出3種看似健康的飲品,卻最容易誤踩高血壓陷阱,分別是酸梅湯、無糖茶飲及運動飲料。其中她提到,很多市售茶飲雖然標榜「無糖」,但實際上可能含有人工甜味劑,這些成分會影響腸道菌羣,間接干擾血壓調節。

薛曉晶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根據2015年刊登在《AJCN》期刊上的1項研究顯示,每天喝1杯含糖飲料,高血壓風險增加12%,且每多喝1杯,風險會再增加8.2%。原因在於含糖飲料會影響腎臟排鈉功能,導致體內鈉滯留,血壓升高;而過多的糖分,也會讓胰島素阻抗增加,間接影響血管彈性,使血壓更難控制。另外,果糖會促進尿酸生成,而尿酸過高也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薛曉晶進一步提到,很多人都知道汽水、手搖飲含糖量高,會影響健康,但其實有些看似健康的飲品,纔是真正的隱藏陷阱,並列出以下3款飲料:

1、酸梅湯:製作過程中,往往會先用鹽醃漬,再加糖調味,因此鈉、糖含量都可能偏高。依2015年刊登在《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期刊的1項研究顯示,每週飲用超過2.3杯含糖碳酸飲料或高鈉飲品,與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尤其在女性與肥胖族羣中特別明顯。建議想喝酸梅湯者可親自動手做,選擇無鹽醃漬的梅子,再搭配少量蜂蜜調味,會比外面買的更健康。

2、無糖茶飲(包裝飲料):很多市售茶飲雖然標榜「無糖」,但其實可能含有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蔗糖素等,其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羣,間接影響胰島素敏感性與血壓調節。根據《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在2016年刊登的研究顯示,人工代糖飲料(ASBs)與高血壓風險增加有關,久而久之容易讓血壓變得難以控制。建議自行泡茶,並選擇真正無糖茶葉沖泡,纔是最健康選擇。

3、運動飲料:鈉含量、糖分都不容小覷,除非是長時間劇烈運動、流汗過多,或是因腹瀉造成電解質失衡,才需要補充這類飲品。根據《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在2014年刊登的研究顯示,含糖飲攝取增加與收縮壓、舒張壓升高相關,因此若只是輕度運動者,只要補充水分就足夠。

最後,薛曉晶提醒,一旦發現明明沒吃太鹹,血壓還是降不下來,或是容易頭暈、疲倦,覺得精神不濟時,務必儘快檢視平時飲食習慣,是否誤以爲所喝飲料很健康,卻沒發現裡面其實藏了大量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