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1%關稅的背後

美國商務部最近宣佈,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中國大陸企業,向美國出口低價、並接受大陸政府補貼的太陽能電池,在經過反傾銷及反補貼的「雙反」調查,決定將課徵反傾銷稅及平衡稅。 路透

美國商務部最近宣佈,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中國大陸企業,向美國出口低價、並接受大陸政府補貼的太陽能電池,在經過反傾銷及反補貼的「雙反」調查,決定將課徵反傾銷稅及平衡稅。其中柬埔寨面臨合併計算最高的3521%關稅,越南及泰國也被課徵高達三位數的關稅,稅率最低的馬來西亞也有將近40%。

美國認爲中國大陸太陽能電池的出口歷程是惡名昭彰。美國先前曾以由中國大陸出口太陽能電池,對美國進行低價傾銷,並接受中國大陸政府補貼,而同時課徵反傾銷稅及平衡稅。但之後又查出爲了規避美國的制裁,大陸企業將在大陸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先出口至東南亞國家,在當地並沒有深層加工,只有進行例如更換包裝方式的些微轉變,再以原產於東南亞國家的名義,魚目混珠迂迴出口到美國,而免於被課徵反傾銷稅及平衡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