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一夜重回3萬億,背後的“關稅密碼”你看懂了嗎?
在4月15日,金融市場上有一則消息格外引人注目 。蘋果公司的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漲幅超過2% 。這一漲勢直接推動蘋果市值重新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 。而這背後的關鍵因素,竟是特朗普政府宣佈手機、電腦和芯片免受新關稅影響 。這一消息不僅讓蘋果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大放異彩,也引發了大家對於科技行業和國際貿易關係的廣泛討論 。那這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深層邏輯呢 ?
先來說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 。當地時間4月11日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悄然發佈公告,將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20個電子產品類別列入“對等關稅”豁免清單 。這意味着,這些產品不再受美國對中國徵收的145%關稅以及對其他地區徵收的10%基準關稅的影響 ,豁免政策還可追溯至4月5日後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支付的“對等關稅”也能尋求退款 。這一政策的轉變可謂十分突然 。此前,美國推行的關稅政策讓衆多科技企業憂心忡忡 ,而此次豁免,無疑給相關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
再看看蘋果公司 。蘋果在全球的供應鏈佈局十分龐大,且高度依賴中國 。目前,蘋果約90%的iPhone在中國組裝,其供應鏈涵蓋151家中國大陸供應商,佔全球總數的48% 。此前,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這對蘋果公司的全球供應鏈體系衝擊巨大 。若蘋果完全轉嫁關稅成本,iPhone 16系列在美售價可能上漲75%-100% ,這將遠超消費者心理承受範圍 ,極有可能導致銷量大幅下滑 。而且,遷移供應鏈不僅成本飆升,耗時也漫長 。若蘋果將生產線遷回美國,製造成本將飆升超90% ,即便立即啓動遷移,也需5-7年才能建成完整供應鏈,其間需投入至少2000億美元 。所以,此次電子產品關稅豁免,對蘋果來說是重大利好 。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投資者對蘋果的信心得以恢復 。在關稅豁免消息傳出前,蘋果股價在四個交易日內累計下跌23% ,市值蒸發超7700億美元 。而4月15日股價大漲超過2% ,市值重回3萬億美元 。這充分體現了市場對於蘋果未來盈利預期的轉變 。投資者認爲,關稅豁免後,蘋果的成本壓力得到緩解,盈利空間有望擴大 。
此次事件對整個科技行業也有深遠影響 。一方面,它緩解了全球科技供應鏈的緊張局勢 。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不再受高額關稅的阻礙,全球科技產業鏈能更順暢地運轉 。另一方面,這也給其他科技企業帶來啓示 。在國際貿易政策多變的情況下,企業需要靈活調整供應鏈佈局,降低政策風險 。
蘋果市值重返3萬億美元,是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調整的直接結果 。這一事件不僅影響了蘋果公司自身的發展,也對全球科技行業和國際貿易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未來,我們還需持續關注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以及像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將如何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繼續前行 。
作者聲明:內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