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便秘竟揪出胰臟癌 醫:與賈伯斯同款
▲胰臟癌被稱爲癌王,不過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惡性度較低,若能早期發現、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60%。(圖/臺師大提供)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一名30多歲女性只是想解決胃、腸問題,卻意外在胰臟找到3.5公分的腫瘤。肝膽胃腸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分享這起案例,提到這名患者當初就醫原因是便秘與胃食道逆流,但透過短短几分鐘問診,後來竟確診和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生前同樣患有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命運從此改變。
林相宏在臉書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寫道,此病人原本是因胃口不好且偶有脹氣,加上便秘及輕微胃酸逆流,決定安排內視鏡檢查,但他習慣與患者多談,才能確認病史與用藥狀況,並連線健保雲端系統查看用藥紀錄,結果發現病患產後一直服用降血糖藥,原來當年曾罹患妊娠糖尿病,產後血糖仍偏高,而糖尿病也是胰臟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基於相關征兆,林相宏在舒眠腸胃鏡時,一併爲患者進行胰臟內視鏡超音波檢查,沒想到影像顯示胰臟尾部有顆3.5公分的腫瘤,隨即轉介至外科進行手術切除,並確診是神經內分泌瘤(PNET)。
林相宏寫道,比起常見的胰臟腺癌,神經內分泌瘤惡性較低,不過患者的腫瘤已發生淋巴轉移,爲第3期,後續仍需接受其他輔助治療以防復發。
針對胰臟神經內分泌瘤,林相宏指出,僅佔所有胰臟癌2%,多數病人沒有明顯不適,僅少部分會出現低血糖相關症狀,包括冒冷汗、頭暈、心悸、無力等,故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
林相宏寫道,胰臟神經內分泌雖也是胰臟癌,但與胰臟腺癌截然不同,腺癌5年存活率約10%至20%,而沒有遠端轉移的神經內分泌瘤,5年存活率則可達60%,甚至超過90%,若小於2公分還可不必手術,僅需密切追蹤。
林相宏提醒,早期確診目前仍是掌握胰臟癌生機的關鍵,民衆即使平常無明顯症狀,但若有糖尿病史或相關風險,便應加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