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想起亡母 女揪出胰臟癌 醫:「臉色」是警訊

一名女子照鏡子發現臉色偏黃就醫,因此發現罹患胰臟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高雄一名45歲女子,媽媽早年因胰臟癌過世,因此她特別注重養生,不煙不酒,前一陣子,她照鏡子覺得臉色有點黃,回想起當年媽媽罹癌期間,也是臉黃黃的,趕緊就醫,竟真的揪出2期胰臟癌。醫師提醒胰臟癌有時會因腫瘤塞住膽管,有皮膚泛黃等黃疸表現,民衆務必要當成警訊。

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接受《中時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胰臟癌有「癌王」惡名,主要在早期症狀不明顯,胰臟位於胃後面,腹部超音波常被胃部空氣阻擋,看不到胰臟病變,有時候不易觀察。

王文倫指出,上述女子就醫時,沒有任何不舒服,只是臉色偏黃,這其實已是胰臟癌警訊,加上女子的媽媽也死於胰臟癌,有家族病史,是危險族羣,因此馬上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果真發現胰臟頭有顆3公分腫瘤、膽管擴張嚴重,隨即安排開刀。

王文倫表示,女子的刀是大刀,外科醫師力求將癌細胞切除乾淨,將整個胰臟頭、部分十二指腸與膽管,和幾乎半個胃都切除,還進行膽管重建,病理報告顯示是2期胰臟癌。

「她是那少數的10%。」王文倫說,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約9成病人,發現時病程已是3、4期,上述女子若非腫瘤壓到膽管,有皮膚黃表現,得以在2期發現罹癌,若拖到3、4期,預後就會很差,5年存活期只有個位數。

王文倫指,胰臟癌依病程大致可分爲1至4期,第1期腫瘤在2公分內,2期腫瘤在2公分以上,但未擴散,3期癌細胞侵犯到旁邊淋巴、血管組織,4期癌細胞則遠端轉移到肝臟等其他臟器。

王文倫提醒,腹痛、腹瀉、黃疸、體重減輕是胰臟癌最可能出現的症狀,若有上述不適、皮膚或眼白變黃,做腸鏡、胃鏡都未發現異樣,要留心可能是後腹腔的胰臟長腫瘤,此外,中年後才確診的糖尿病也要提高警覺,必要時做更精細的檢查。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