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水前看一下 免費揪癌症徵兆 醫:還找得到胰臟腫瘤
排尿、排便後別急着衝,觀察一下可以看出身體是否有健康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壽命長不長,大小便看得出。醫師黃軒指出,日常大小便訊號,就像一臺免費的健康監視器,只要留意,就能及早發現身體異狀,次數、顏色、形狀每週都要觀察,若異狀超過2周就要就醫。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腹瀉超過一週,要當心肝膽問題或胰臟腫瘤;男性夜尿超過2–3次,很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尿呈紅色,可能是膀胱癌、腎癌。
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多數健康成年人每天會排便1到2次,時間大多是早上起牀後或早餐後,固定的排便時間代表腸道相對穩定,如果時間、次數突然大亂,就要留意腸胃是否出狀況。
黃軒指出,每週排便少於3次、用力才大得出來、糞便乾硬,這些情況都算便秘。長期便秘可能與大腸癌、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改善別隻靠瀉藥,應先檢視飲水、纖維與運動量,再諮詢醫師。
此外,一天跑廁所好幾趟、大便呈水狀或糊狀,就是腹瀉,這種情況常見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若持續超過一週,就要小心是不是腸道發炎、肝膽問題或胰臟腫瘤。
排尿的部分,黃軒表示,夜尿的定義是指入睡後起牀排尿超過2–3次,男性要留意前列腺肥大或泌尿道感染的可能;女性若伴隨骨盆鬆弛症狀,也要到婦科檢查。每日正常尿量約在1000–2000毫升,如果量偏少或無尿,就要注意是否爲慢性腎衰竭或脫水;多尿的情況則會發生在糖尿病、尿崩症或使用利尿劑等情況。
尿液顏色若是粉紅、紅色,甚至帶血絲,都屬異常,血尿是腎結石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膀胱癌、腎癌、泌尿道腫瘤也會出現血尿,務必把握黃金就醫時間。黃軒提醒,每週應至少觀察一次自己的便形、顏色、氣味與尿量,若出現輕度變化,先看看自己的飲食、飲水量、運動與作息是不是得調整,但要是症狀明顯或持續兩週以上,要趕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