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臺人有脂肪肝 醫:廚房油煙也是隱形兇手

脂肪肝成因除了飲食,還可能跟廚房油煙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脂肪肝的盛行率達33.3%,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脂肪肝成因除了飲食,還可能跟廚房油煙有關。醫師蕭敦仁分享研究指出,長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下,脂肪肝罹患風險會比未暴露者高出49%,而廚房油煙含有的有害物質,就包括PM2.5 (細懸浮微粒),日常可以透過烹調前先開啓抽油煙機、減少煎炸與爆炒烹調、定期清洗抽油煙機等方式來減少危害。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指出,廚房油煙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兩類物質,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與PM2.5,許多人認知這些物質會傷害心臟功能、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也是造成肺癌的因素之一,但對肝臟的傷害卻很少被提到。

蕭敦仁表示,四川大學公衛學院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下,患脂肪肝的風險比未暴露者高出49%。蕭敦仁表示,過往認爲脂肪肝的主要成因是肥胖,但其實長期接觸PM2.5也會增加風險,因此面對廚房油煙需多加留意。

Elsevier醫學資訊站曾PO文指出,自1980年代以來,代謝相關脂肪肝疾病的發病率逐步上升,隨着疾病進展,患者可能發展爲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進行的研究指出,大氣污染物增加與代謝相關脂肪肝罹患風險增加有顯著關聯,其中PM2.5的關聯最強,在男性、具有不良生活習慣如飲酒、吸菸、高脂飲食者和肥胖者中影響最爲突出。

要如何減少油煙帶來的危害?蕭敦仁建議,烹調前就要開啓抽油煙機,保持空氣流動;保持通風,若有窗戶就要開窗,密閉式廚房則可考慮加裝排風扇;減少煎、炸、爆炒,改用蒸煮、燉煮等低油煙烹調方法;定期清洗抽油煙機;若無法立即改善通風,炒菜時可暫時戴口罩減少吸入。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吸菸有害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