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菜 萵苣清炒、生吃兩相宜 一圖看懂家族差異

秋冬季逢結球萵苣(美生菜)的產季,結球萵苣比起清炒,更適合生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天氣即將轉涼,秋、冬季節正是結球萵苣(美生菜)產季。農業部建議,結球萵苣比起清炒上桌,其實更適合生食。營養師也建議,民衆可把萵苣當成每天蔬菜攝取來源,因其含水份高達95%以上,還能補充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

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美生菜產季,營養師高敏敏曾在臉書發文表示,民衆一提到萵苣都會想到結球萵苣(美生菜),但其實萵苣家族非常龐大,包括廣東萵苣(半結球萵苣,又稱福山萵苣)、嫩莖萵苣(萵仔菜心)、不結球萵苣(A菜)、嫩莖萵苣等品種。

她個人非常推薦,民衆可把萵苣當成每天蔬菜攝取來源,除了含水份達95%以上,還有多種營養。

高敏敏指出,萵苣除了膳食纖維,也含維生素A,可守護身體黏膜,例如眼睛;維生素B羣能幫助神經系統維持穩定;維生素C和維生素E可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加速抗氧化反應;β-胡蘿蔔素能幫助保護視力、鞏固皮膚健康、增強免疫力、促進骨骼、牙齒髮育。

農業部也曾在臉書提到,萵苣熱量低,是餐桌上最百搭的綠色蔬菜,不管什麼品種都適合清炒上桌,其中臺灣萵苣也可做成沙拉,廣東萵苣宜川燙上桌,嫩莖萵苣則能製成醃漬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