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健康吃有訣竅 4種類差異一次看 養生族首選糙米
白米、胚芽米、糙米、黑米,各有特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米飯是日常主食中的最佳能量來源,比麪食更易消化。農糧署建議,想要吃得更健康,除了搭配蔬菜與蛋白質外,每碗飯的1/3可選糙米、胚芽米或黑米,增加纖維量,更有飽足感。其中糙米富含膳食纖維與B羣,是養生族首選,黑米則具天然抗氧化力,可幫助補鐵、養氣。
農糧署在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指出,米飯是最佳能量來源,含約6%至8%的植物性蛋白質,比起麪食更容易消化,腸胃負擔小,適量食用,搭配蔬菜和蛋白質,可以維持營養均衡。想要吃得更健康,以每日2000大卡爲基準的飲食,每餐建議吃1至1.5碗飯,其中1/3可選糙米、胚芽米或黑米,增加纖維。
農糧署也列出白米、胚芽米、糙米、黑米等四種米的特性與差異:
去除米糠與胚芽的白米,是最常見的日常主食米。口感滑順柔軟,適合各種年齡層食用。營養成分相對單純,建議搭配蔬菜與蛋白質攝取更均衡。
保留米胚營養,去除部分米糠,兼顧營養與口感。吃起來柔軟中帶點微脆,略有米香,容易接受。不過要注意,胚芽易氧化,建議冷藏保存、早點食用完畢。
保留米糠與胚芽,糙米富含膳食纖維與B羣,是養生族的日常首選。吃起來飽滿有嚼勁,有助腸胃健康與代謝機能。不過因消化速度較慢,初次食用者建議與白米混合煮食。
黑米也是糙米的一種,其種皮含豐富花青素。紫黑色外觀吸睛,具天然抗氧化力,幫助補鐵還能養氣。黑米的米芯偏硬,建議先充分浸泡,與白米混煮更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