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人:以“最美”爲筆,繪就鐵路奮進長卷
8月22日,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第七屆“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蹟。丁巧仁、王婷婷、孔祥配、車菲菲、李元、王超、陳永紅、馬萬里、王中美和高明偉等10名同志光榮入選。
在交通強國的壯麗征程中,鐵路作爲國家發展的鋼鐵脊樑,承載着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而在這龐大的鐵路系統背後,有這樣一羣人,他們用堅守、奉獻與擔當,書寫着鐵路人的動人篇章,他們就是“最美鐵路人”。這些來自不同崗位的鐵路職工,是鐵路精神的踐行者,更是新時代的奮鬥楷模,他們的事蹟,恰如“點滴之力聚江河”,爲我們展現了鐵路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動力與深厚內涵。
以匠心守安全,千錘百煉築牢鐵道生命線。“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爲不成”,在千里鐵道線上,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冬日,還是烈日炎炎的盛夏,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馬萬里26年深耕橋隧檢查,在蘭新高鐵驗收中以“一錘定音”發現隱患,總結“1+N”檢查法,帶領團隊破解13項技術難題,多項成果獲專利並推廣;孔祥配精研駕駛技術,總結出“低速慣性對標法”等實用技巧,破解12項行車難題,安全行車330餘萬公里。他們深知每個操作都關乎生命安全,這份責任讓他們在堅守中成爲守護安全的無名英雄。
以創新謀突破,勇立潮頭激活鐵路新動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對科技革命浪潮,鐵路事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創新驅動。從高速列車的核心技術突破到智能調度系統的落地應用,“最美鐵路人”始終站在創新前沿:王超深耕列車檢修領域,在中老鐵路建設中,他研發20餘項工裝成果,升級檢修試驗檯,推動中國檢修標準“走出去”。王中美投身橋樑焊接領域22年,帶領團隊完成60餘座世界一流橋樑焊接,開展27項技術攻關、取得19項技術專利,填補多項國內焊接工藝空白。他們不滿足於“過得去”,執着於“過得硬”,用智慧推動中國鐵路在創新賽道加速前行。
以真情暖旅途,點滴服務彰顯文明新溫度。“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10位“最美鐵路人”雖來自不同地域、崗位,卻始終踐行“人民鐵路爲人民”的宗旨。車菲菲紮根列車16年,用“百寶箱”服務旅客,接棒“西子號”後創新“真情十到”服務法,建“暢行聯盟”助力換乘,還發起公益團隊幫扶困難羣體;李元從事車站服務15年,帶領團隊推出“四通”服務,深耕視障旅客服務,總結“說一聲、搭一把、停一下”服務法,12年幫助1600餘名視障旅客。他們於細微處顯擔當,讓鐵路服務成爲展現中國文明的窗口。
“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顯精神”。“最美鐵路人”的事蹟印證着一個道理:平凡崗位從來不是平庸的註腳,只要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勇毅擔當,就能創造不平凡的價值。新時代的征程上,讓我們以他們爲鏡,汲取堅守的力量、創新的勇氣、服務的熱忱,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胡慧 陳亞)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