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以“路”爲筆繪就鄉村“新貌”
一條路,不只是出行,更是發展的脈絡。在汝州,一條條縣鄉公路正在悄然蝶變,從破損的路面到平坦的瀝青大道,從單一的通行功能到安全、美觀、生態的全面提升,“暢安舒美”的縣鄉公路網正爲經濟社會發展開闢新路徑。
8月的清晨,趁着涼爽的空氣,現住汝州城區的劉東文正開着四輪電動車前往陵頭鎮黃嶺村老家。行駛在鄉村道路上,蜿蜒起伏,綠樹掩映,鮮花盛開,清晨的微風令人心曠神怡。
“現在好了,都鋪成了柏油路,一路都是瀝青路,沿途風景還好。”劉東文告訴筆者,以前這條路沒有改造的時候,路面坑窪不平還是山區道路,他回趟老家要繞行10多裡地。
筆者驅車行駛在該市雙擁路北環至陵頭路口段道路上,寬敞的道路,整潔的路面,來往車輛有序通行,令人心情格外舒暢。
這條道路不僅是通往汝州北部區域的重要通道,也是周邊羣衆日常出行的必經之路,是一條重要的產業路、民生路。
“這條路修得還是比較快的,從施工到通車大概2個月吧。”8月20日,據道路沿線的“旭成重汽修配”門店老闆李旭成介紹,他在這裡做汽修生意已經有8年,這條道路以前路面損毀嚴重,道路坑窪不平,很多客戶一聽說門店在這裡都不願意上門維修。
爲切實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2025年初,汝州市交通運輸局將雙擁路改造建設列爲全局重點工作。該路段通車後,有效打通了區域交通微循環,不僅爲周邊居民營造安全、暢通的出行環境,還將進一步優化提升人居環境,爲沿線羣衆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帶來極大便利。
鄉村道路作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臨近中午,家住廟下鎮羅郭嶺村的郭廣春正提着一袋剛買的麪條走在回家的柏油路上。他自豪地說:“我家門前就是柏油路,晚上這條路上的人特別多,就像趕大集,出來散步的人能一路走到廟下街。”
郭廣春所說的這條道路是羅郭嶺村至廟下鎮的通村公路,道路全長1.6公里,改造完成後,徹底改變原先路面破損、通行不暢的狀況,爲沿線羣衆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據郭廣春回憶,以前的這條村中道路,因是羣衆自發集資修建質量較差,再加上年久失修,水泥路面坑窪不平,一到下雨天到處都是積水坑,機動車通行都非常困難,行人更是無法通行。
“現在路修好了,村民都非常高興。”郭廣春說,村民對這條道路的改造提升都非常認可,現在路好了,家家戶戶都買了小車,大家開着小車出行特別方便。
路要修好,更要養好。近年來,汝州市交通運輸局大力抓好縣、鄉、村公路管理養護,實行分級管養,實現農村公路管理工作常態化,確保“建好一條、管好一條、養好一條”。
截至目前,汝州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516.403公里,其中縣道193.221公里、鄉道587.179公里、村道1736.003公里,全域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基礎。
縣鄉公路建設,連通的是路,溫暖的是心,振興的是鄉村,一條條縣鄉公路的延伸,正深刻改變着汝州縣鄉村的發展格局。汝州正以路爲筆,繪就着一幅經濟強、農村美、羣衆富的嶄新畫卷。(來源:汝州市委宣傳部 作者:宋樂義 閆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