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與證監會聯合發佈指導意見——爲中小投資者撐好法治傘

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嚴格公正執法司法 服務保障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全方位助推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資本市場的根基,是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重要支撐。證監會副主席陳華平表示,在中央金融委領導下,證監會積極參與金融法起草工作,大力推動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推進上市公司監管條例和證券公司監管條例制定修訂,積極配合司法機關研究制定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民事賠償司法解釋、內幕交易刑事司法解釋等司法文件,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法律制度,織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安全網”。

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司法規則,《指導意見》全面總結人民法院審判執行工作以及資本市場監管執法工作實際,從總體要求、投資者保護、市場參與人規範、司法行政協同及組織實施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了嚴格公正執法司法、保障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23條意見。

具體而言,《指導意見》聚焦投資者保護,站穩人民立場。依法打擊欺詐發行和財務信息披露造假,完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責任制度。常態化開展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便利投資者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同時,規範市場參與人行爲,塑造良好市場生態。推動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迴歸本源、穩健經營。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司法規則,支持行業自律組織依法履職,保障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淨化資本市場生態,防範化解資本市場風險。強化司法行政協同,凝聚發展合力。推進完善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抓前端、治未病”走深走實。強化會商和信息共享工作機制,做好司法程序與行政監管程序的銜接,全面提升司法審判執行與行政監管處罰工作質效。

陳華平表示,證監會始終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不斷提升監管執法的規範化水平和打擊懲戒違法行爲的精準性。從嚴從快懲治違規減持,特別是繞道減持、變相減持等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行爲。集中力量打擊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嚴重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爲,重拳整治非法薦股、非法代理維權等違法活動,維護健康的市場生態。同時要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作用,以案釋法,實現“辦理一案、震懾一方、治理一域”。

“在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支持下,金通靈、美尚生態兩單特別代表人訴訟啓動,並已取得新的進展。證監會將繼續深化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作,推動構建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證券代表人訴訟依法、穩慎、高效開展。”陳華平說。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證監會將共同做好《指導意見》的落實工作,不斷夯實資本市場司法保障的制度基礎,優化和完善司法與監管協同工作機制,持續提高監管執法的規範化和法治化程度,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務和保障。(經濟日報記者 彭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