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舉辦環境資源審判講壇

本報訊 (記者 餘建華)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奮進新徵程’環境資源審判講壇”第七講在“兩山”理念發源地——浙江省安吉縣舉行。來自全國8個省市法院的代表和院校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探討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經驗與發展方向。此次講壇旨在爲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共同感悟“兩山”理念的真理力量與實踐偉力,進一步凝聚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共識,推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再上新臺階。

講壇上,8名法院代表圍繞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分享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寶貴經驗和創新做法。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介紹了中國環境司法的國際傳播情況,展現了中國爲國際環境法治貢獻的司法智慧。受邀嘉賓緊扣法治護航生態保護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點評,並對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發展方向、羣衆獲得感、國際傳播力等方面給予充分肯定。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吳兆祥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做實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切實把“兩山”理念落實到環境資源審判各方面。深入推進環境資源審判體制機制更加成熟定型,推進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審判職能統一歸口機制,探索以區域流域爲單位的環境資源案件跨行政區劃管轄,加強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聚焦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特徵,狠抓人才培養,建設一支專家型、複合型人才隊伍。

據瞭解,2014年以來,全國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生態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200餘萬件,制定、修訂相關生態環境資源司法解釋22部,發佈指導性案例45件、典型案例49批461件,收入人民法院案例庫350多件案例,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目前,全國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專門審判機構、組織2400餘個,從事環境資源審判的法官和司法輔助人員1.6萬餘人,1700餘家法院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歸口審理。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