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前科惡狼再侵害兒少 綠委喊話建置兒童工作證補漏洞
民進黨立委範雲和人本基金會在兒童節前夕,和被害孩童家長與民團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如同兒童保護界的「良民證」,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需事先查覈申請。(範雲辦公室提供)
近期爆出多起兒少性侵猥褻案的加害人,其實都已有前科或列入「不適任人員資料庫」,卻持續保有接觸兒少的再犯機會;民進黨立委範雲和人本基金會在兒童節前夕,和被害孩童家長與民團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衛福部建置「兒童工作證」制度,如同兒童保護界的「良民證」,所有接觸兒少的工作者都需事先查覈申請,以補足現行不適任資料庫的6大漏洞。
範雲表示,現行是以建置「不適任資料庫」的方式,檢核曾有性侵猥褻等行爲之加害人不得接觸兒少,現行光是教育部就有教育人員、性別事件、教保機構、補習班、課後照顧服務等五種不適任資料庫,還和警政署、衛福部及法務部資料庫介接,以比對與兒童工作者過往是否曾有不適任情事。
不過現行制度仍有漏洞,「不需立案就不用查詢資料庫」、「掛一漏萬,難以全面監管」、「未落實查詢釀成傷害」、「期限一過就完全消失」、「查詢權限極爲限縮」、「查得到也禁不了」。
記者會中更有名受害孩童的父親揭露子女在才藝課程中遭受老師長達4年的猥褻,案件曝光後,受害人數遠達10數名,目前一審狼師被判刑22年。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名老師其實早就有不只一次性犯罪前科,甚至曾入監服刑將近5年,卻還是能夠回到教學現場,繼續接觸孩子,繼續犯案,而家長卻完全無從得知和防範。
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淑芬表示,兒少一直都是性侵害的高風險族羣,根據衛福部2023年性侵害通報統計資料中未滿18歲的兒少族羣佔55%,其中有172件加害人是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志工、學校教師、幼兒園老師、安親班、才藝班老師、教練、家教等。
她說,這類性侵案件具有特殊性,其行爲隱藏在日常教育活動之中,難以引起外界的注意。加上老師/教練等在兒少、家長心中樹立了權威形象與信任關係、以及兒少自身的脆弱性,使得兒少在面對性侵害時幾乎沒有能力揭露,導致多爲連續性案件與衆多受害者。
範雲強調,「兒童工作證」可以解決現行不適任資料庫的六大漏洞,就像是兒童保護界的「良民證」,從現況被動查詢轉爲工作者主動舉證提出,在尊重工作者隱私的情況下,同時讓家長安心,後續將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將「兒童工作證」法制化,要求衛福部配合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