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型服務、槓桿式降本,中糧餐飲爲餐飲企業打造供應鏈產品高性價比底座
(原標題:綜合型服務、槓桿式降本,中糧餐飲爲餐飲企業打造供應鏈產品高性價比底座)
在餐飲行業連鎖化、品牌化進程加速的行業環境下,面對原材料成本攀升、人力租金壓力加劇等問題,降本增效成爲了餐飲企業規模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數據顯示,2024年餐飲行業平均淨利潤率不足5%,關店率高達56%。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餐飲企業,必須具有極強的成本控制能力。
中糧油脂餐飲事業部行銷部兼市場部負責人張浩在近期中國連鎖餐飲峰會的分享中提出:“供應鏈不應僅僅是成本中心,而應成爲餐飲企業的‘高性價比底座’。”中糧餐飲將發揮央企品牌優勢,幫助餐飲企業全方位、可持續地優化採購成本,讓供應鏈成爲餐企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新支點。
全鏈條梳理,餐企降本不能盲目一刀切
從業人士介紹,在成本壓力之下,許多餐飲企業都在積極探尋降本之路。常見的降本手段包括採購環節尋找更低價的供應商、運營環節削減人力成本、產品環節尋求低價替代等。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存在諸多弊端。
部分餐企在採購時單純追求低價,選擇一些規模較小,服務不規範的供應商。雖然短期內採購成本降低了,但這些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穩定性差。可能會出現食材新鮮度不足、規格不統一等問題,導致菜品品質下降,進而影響顧客體驗,最終損失客源。
在人力成本削減方面,一些餐企過度裁員,導致員工工作量過大,服務質量難以保證。顧客在就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服務不及時、態度不佳等情況,同樣會對餐廳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還有些餐企爲降低食材成本,過度追求所謂平替食材,不僅直接影響菜品口感和風味,更違背了餐飲行業以品質爲核心的經營原則。
中糧餐飲認爲,餐企降本需要更合理、更具策略性的方法,不能一刀切。要對整個服務鏈條進行梳理,從採購、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入手,分析成本構成,找出可優化的關鍵點,在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精準降本。
關鍵點思維,槓桿式降本需要產業支撐
中糧餐飲作爲央企品牌,在關鍵節點發力,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生產與流通成本,能在幫助餐飲企業實現槓桿式降本的同時,爲餐企打造高性價比的供應鏈服務底座。
張浩在分享中提到,中糧餐飲是中糧油脂的一站式餐飲供應鏈綜合服務品牌。中糧集團以糧、油、糖、棉、肉、乳爲核心主業,始終以踐行着國家的糧食安全戰略,有效保障對國民糧油食品供應的社會責任。而中糧油脂作爲中糧集團核心專業化公司之一,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憑藉在油脂油料加工、倉儲、貿易、分銷業務領域的深耕與積累,成爲了擁有國內第一壓榨能力與領先工藝生產設備的行業領軍企業。
中糧油脂龐大的業務體量與生產環節的規模效應延伸到中糧餐飲的包裝油產品上,使其供應鏈產品具有了天然的成本優勢,能夠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爲餐飲企業提供服務。
除規模優勢外,中糧油脂“東部沿海”“中部沿江”“西部內陸”的產能佈局也能極大程度地縮減中糧餐飲供應鏈產品在生產端的物流成本。以食用油爲例,中糧餐飲共有33家工廠分佈在13個省、市、自治區。中糧餐飲的調味品及日化產品則利用區位優勢與供應鏈輻射相結合,圍繞醬油、料酒、食醋、白糖及洗潔精,在全國範圍佈局13家工廠,以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需求。通過全國範圍內2000餘家經銷商,中糧餐飲覆蓋了231個直轄市、地市,超過400餘萬家各類終端客戶。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實現就近供應,大幅縮短了運輸距離,降低了物流成本。調味品和日化產品等版塊,也遵循同樣的思路確保了供應鏈產品高效、低成本送達餐飲企業。
中糧油脂還具有較強的大宗原料期貨貿易行情研判能力。在複雜多變的大宗商品市場中,能夠精準把握價格走勢。通過合理運用期貨工具,在價格低位時鎖定原材料採購成本。這些經驗與能力,讓中糧餐飲擁有了供應鏈服務應對市場價格波動的獨特優勢,是其爲餐飲企業提供成本穩定供應鏈產品的重要保障。
而在具體的終端服務過程中,中糧餐飲以一站式餐飲供應鏈綜合服務商的產業定位,完成了縱向專業化與橫向多元化的產品佈局。
橫向上,中糧餐飲目前擁有食用油、調味品、日化產品、酒類產品四條品類線,多元化佈局產品品類,將近1000個SKU,並且未來還會依託於中糧集團的產業鏈資源,持續佈局更多賽道。
縱向上,中糧餐飲不斷提升產品研發、生產工藝等專業能力,以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爲依託,持續推出多款定製化供應鏈產品。圍繞需求場景,形成了基礎產品、特色產品和高端產品三層分級,縱向專業化細分產品垂直類目,幫助終端用戶降本增效。
這種專業細分與多品類協同並進的服務模式,不僅可以一次同時運輸配送多種產品,還可以做到多個品類共享營銷渠道和品牌資源,極大地降低了流通環節的運輸成本和行銷成本。
此外,爲幫助規模化連鎖企業更好地降低採購成本,中糧餐飲還會推出各種有針對性的產品組合與優惠策略。在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情況下,主動給予餐飲終端客戶優惠折扣。這種靈活的價格策略與槓桿式降本,讓餐飲企業在採購過程中切實享受到成本優惠,而中糧餐飲也完成了餐飲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伙伴的角色轉換。
張浩認爲,真正的供應鏈優化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通過產業縱深創造多種降本槓桿。把供應鏈服務從“成本中心”變爲“價值中心”。未來,中糧餐飲將通過“高性價比底座”的服務能力,與越來越多的優秀餐飲企業形成戰略伙伴關係,通過全方位、可持續的供應鏈成本優化,幫助他們構建更符合市場需求,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的高效運營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