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餐飲業價值 不能只看性價比

饗賓餐旅事業總經理陳毅航。(饗賓集團提供/黃琮淵臺北傳真)

疫後餐飲需求復甦,饗賓集團全臺最頂級盛饌百匯全新品牌「饗 A Joy」開幕,同時間最熱的話題是北科大的白飯之亂,我認爲餐飲業若只訴求免費、吃到飽等印象,整個產業很難向上提升,同樣的,臺灣的品牌若只能強調性價比(CP值),永遠不會有好品牌。

進口車、名牌包之所以貴,有它一定的道理及原因,不會只因爲用料好、做工細,還富含長期累積的文化、美學及品牌價值,這些無法取代的品牌精隨,讓人願意掏錢,同理放在餐飲文化上也是如此,纔能有進步空間。

餐飲文化多元,需求也不相同,白飯之亂有它發生的背景,但不可否認,當餐飲業一味訴求「白飯免費」或是「便宜吃到飽」,消費者就只會把重心放在免費、吃到飽上,想着要怎麼吃纔會回本,這時包括用餐環境、廚師手藝或服務內涵,都會因此被忽略。

這想法長期累積,就不會有人注意餐食外的經營細節,餐飲業附加價值將大打折扣,於是乎當所有人只想要用最少成本吃到飽,甚至吃到不賠錢還倒賺,經營就成了惡性循環,當價值拉不起來,更遑論提高員工待遇。

「饗 A Joy」選擇臺北101這樣的世界舞臺開幕,就是希望除頂級餐飲,也從人文、空間、設計、工藝、美學、香氛各方面延伸,讓所有人看到臺灣餐飲業的精髓,這是以臺灣飲食脈絡爲底蘊,海洋大地之華爲骨幹,傳達出「饗用臺灣,美好之最」的品牌理念。

我們悉心挑選在地食材,從嘉南糧倉、濱海漁港,到花東田野,選用各季節及地方著名食材,呈現最珍貴的獨具之味,有來自阿里山的新鮮現磨山葵、屏東古法釀造的手工醬油、南投職人堅持造就莊園級茶葉、每日入港基隆崁仔頂的海鮮、嘉義縣布袋鎮以手工日曬鹽聞名的鹽花等,希望能呈現臺灣驕傲。

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希望能將臺灣的餐飲產業向上提升,進而告別低薪宿命,當餐飲的附加價值被看到,從業人員的存在才能被彰顯,饗賓明年正職員工可達4500人,一線同仁起薪4.2萬元,高階幹部年薪上看200萬元,目標是成爲餐飲人才的「第一志願」。

藉由我們的堅持,這幾年在臺灣市場的經驗與汲取養分,饗賓已規畫進軍海外,但不會同時開闢多個戰場,會先以美國和日本市場爲優先,除了臺灣引以爲傲的自助餐,像是開飯川食堂等多個品牌,均有輸出海外的實力,盼朝成爲「世界級餐飲企業」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