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揆認了 財劃法計算有誤差

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右)30日南下雲林參加活動,與雲林縣長張麗善(前左)談話,卓表示新版《財劃法》計算有誤差,會與地方開誠佈公解決問題。(張朝欣攝)

財政部依新版《財劃法》公式計算明年度統籌分配款,10縣市獲配金額比預先試算結果少,連江縣甚至比去年還少,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表示,新版《財劃法》計算有誤差,會邀集各縣市首長重新檢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分配」,讓「財政紀律」好的縣市維持優勢,反之會加大力道協助提升。臺北市長蔣萬安主張政院先提供資料,讓地方政府可精準迴應;高雄市長陳其邁認爲政院應將帳目攤開算清楚;新北市反批中央「最沒財政紀律」;雲林縣長張麗善認爲卓已釋出善意,靜觀其變。

檢討中央地方事權分配、財政紀律

財政部前天通知縣市政府明年度統籌分配款額度,引發地方反彈,卓揆昨到雲林參加「安慶圳大排虎尾糖廠段排水路治理工程」開工典禮,主動說明。他說,《財劃法》計算有一點誤差,後續將尋求解決之道,把誤差補回來,讓計算公式更公平。比如財政紀律好的縣市,可維持目前優勢;財政紀律較差的,中央會加大力道協助提升,這纔是賴總統說的「均衡臺灣」,而非齊頭式平衡與公平。

卓揆說,如此微調是希望未來地方能更有效率、有計劃地運用更多自主財源推動地方福利。中央願與地方一同修正新版《財劃法》水平分配公式計算問題,找出地方可接受、中央願合作的模式。

他強調,中央與地方的合作絕不會中斷,屬於中央該做的工作,一件都不會少,同時會與地方充分討論中央、地方合作事項;屬於地方自治事項交由財源充裕的地方政府自行處理,如此才能彰顯《財劃法》修法價值。卓揆指出,即日起將邀縣市首長及地方財主人員到政院討論,或由行政院團隊到地方拜會,總之就是「開誠佈公」,完成艱鉅但未來一定要走的路。中央與地方財政合作,政策才能發展,人民才能感受施政產生的效益。

張麗善靜觀其變 蔣萬安樂見討論

由於張麗善29日怒批中央要讓地方斷炊,卓揆昨天一下車就先對張釋善意,表示會處理預算平衡,要她不要太擔心。隨後兩人並肩而坐幾乎頭貼頭地「咬耳朵」,不時微笑、點頭,相談甚歡。張致詞時提到「雲林的一般補助款已有着落,但左手給我們,右手又扣了,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扣雲林27億元」時,看到卓揆在臺下搖手,趕緊接着說「院長說不會不會,他會想方設法」。

對於卓揆提到「事權分配」、「財政紀律」及兩人咬耳朵內容,張麗善說,卓揆一下車就對她說會解決新版《財劃法》問題,也說政院不會剋扣多的縣市給不足的縣市,不足的縣市會想方設法補足,所以要給政院一些時間去規畫,她也沒追問細節,接下來就「靜待佳音、靜觀其變」。

蔣萬安昨受訪表示,願意溝通跟交流都是好事,很樂見卓揆願和各縣市長共同討論,希望政院先提供資料,讓地方政府可以精準迴應,纔有溝通效果。蔣特別提出卓揆28日在行政院會的說法表示,卓揆表達「未來地方申請補助不會有政治考量」、「地方政府有需要都有答應」,希望卓揆「過去沒做到,未來可以說到做到。」

陳其邁批不公 臺中稱財源未增加

陳其邁認爲新版《財劃法》統籌款計算公式不公,北部有些縣市分配比例、增加幅度都很多,但到政院討論事權分配時仍有意見,「不知道叫真的還是假的」,政院應將帳目攤開算清楚,才能避免進一步擴大南北差距。

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指出,中央推動政策,卻由地方政府埋單,當初政院推行班班有冷氣,現在電費竟要地方負擔;至於財政紀律,陳舉例,電動車免徵使用牌照稅期限又延長4年,導致地方稅收持續減少,「中央喊口號,卻由地方付錢,到底是誰最沒有財政紀律?」臺中市財政局也以學校電費爲例說,《財劃法》修法,地方獲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雖增加,但由中央負擔的電費卻要地方埋單,「補這塊卻挖走那塊」,實質上地方財源根本沒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