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非法幣流不手軟!檢察官自繪分析圖 斥幣商勾詐團求重刑

虛擬幣、加密貨幣屢屢被當詐騙工具,臺中地檢署檢察官戴旻諺偵破幣想科技北屯門市詐騙案,他是少數具「TRM加密貨幣分析認證」的檢察官,能自行繪製幣流分析圖佐證,他也警示加密貨幣安全性遭濫用,詐騙集團以金管會認證的交易所當掩護,塑造銀貨兩訖假象,對被告求重刑。

臺中地檢偵辦幣想北屯門市案,查出尤姓加密貨幣講師與弟弟共謀,找白姓男子當中間人與詐團合作,有9位民衆上門砸了526萬元買泰達幣,卻全部打入詐團電子錢包,依加重詐欺罪嫌起訴3人。

戴旻諺取得「TRM加密貨幣分析軟體調查人員(CI)認證」在檢察界內罕見,具自行繪製幣流分析圖專業,他多次運用偵辦詐團,能在短時間釐清贓款流向,除有利案情溯源,也是說服法官收押被告的有利證據,偵辦幣想案也透過分析圖,確認被害人買的泰達幣通通流向詐團錢包。

戴旻諺起訴幣想案求刑時提到,發行加密貨幣本意原在於透過去中心化貨幣系統,搭配分散式帳本技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隱私安全性,尤等3人卻濫用加密貨幣特性,又利用民衆欠缺加密貨幣知識的弱點。

他指出,尤姓兄弟以完成洗錢防制登記的虛擬資產服務交易所當作掩護,找白男擔任中間人,引薦詐團欺騙被害人,再指引到北屯門市買泰達幣,塑造「銀貨兩訖」的合法交易假象,再將受騙贓款洗白爲加密貨幣。

戴直言,3人違背加密貨幣發行初衷,相較傳統詐欺組織,尤等對於個人財產法益、金融秩序侵害更嚴重,還使得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針對虛擬資產服務事業所爲的洗錢防制登記形如虛設,若輕縱3人,將使詐欺組織更加肆無忌憚,持續利用虛擬貨幣犯罪,無形中助長這類犯罪猖獗氾濫。

他也建議法院,從中間刑度爲基準點量刑,且尤等釀被害人財損嚴重,至今沒和解、補償,具體對尤姓兄弟求刑4年6月以上,對白男求刑5年以上徒刑。

戴旻諺(右)是少數具「TRM加密貨幣分析認證」的檢察官,偵破幣想北屯門市案也運用自行繪製的幣流分析圖佐證。圖/中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