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控血糖 吃大餐前、後實測一事 專家揭驚人數據
吃大餐怕血糖暴衝?「吃前動一動、吃後別躺平」能幫助穩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吃完大餐血糖易飆升,飯前「動一動」就能改善。營養師呂美寶實測發現,自己在吃蕈菇濃湯與義大利麪前,快走30分鐘做一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飯後血糖僅上升29 mg/dL,沒有她擔心的暴衝情形,機制就在於運動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進而減少血糖劇烈波動。
營養師呂美寶在臉書粉專指出,吃大餐很容易造成血糖劇烈波動,特別是面類、燉飯等碳水含量高的主食,若想讓大餐後血糖更平穩,可以試着「飯前多動」。她分享自己某次大餐前因公車遲遲不來,臨時決定快走30分鐘趕赴聚會,沒想到之後吃下蕈菇濃湯與義大利麪,血糖僅上升29 mg/dL,從96 mg/dL來到125mg/dL,沒有出現血糖爆衝的情況。
呂美寶表示,這代表運動後的肌肉,能更快把餐點中的葡萄糖吸收進去,血糖自然就不會一直停留在血液中造成飆升的情況,15至30分鐘的快走、慢跑、爬樓梯就很有效。此外,運動後還有肝糖儲存效應,幾小時內吃的碳水比較容易被肌肉和肝臟儲存成肝糖,而不是堆積成脂肪。
呂美寶建議,餐後30至60分鐘內,可以來個輕度運動,像是散步半小時,能幫助血糖更快回穩,但若因聚餐吃得較多,提升強度改快走、爬樓梯,效果會更好,不過也要提醒,餐後別直接做高強度運動,否則會造成腸胃不適。
呂美寶指出,運動就是穩定血糖的解方,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能讓血糖更有效率地進入細胞,用來補充能量或轉爲肝糖儲存,效果可以維持數小時,但若有糖尿病或血糖容易忽高忽低者,務必先監測血糖狀況,並依照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來調整運動與飲食,避免低血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