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便當改1吃法 醫實測飯後血糖大降 :不控制會要命

吃便當若以肉、菜、飯順序進食,能讓飯後血糖不要飆太高。(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想控制血糖,進食順序相當重要,不論有沒有糖尿病,飯後的血糖數值都相當重要,過高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醫師李唐越親自實測,兩天都進食同一款便當,其中一天以肉、菜、飯的順序進食,飯後血糖出現明顯落差。醫師洪建德也指出,先吃蛋白質、菜後再吃白飯,能有效減少胰島素阻抗,穩定血糖。

醫師李唐越在其任職診所的YouTube頻道指出,同一款便當,只要改變進食順序,飯後血糖會有不一樣的變化。他以滷肉飯便當爲例,便當裡有肉、有菜,並搭配一杯紅茶拿鐵,吃完後的飯後血糖是161mg/dL。隔天再吃同樣內容物的便當與飲料,以水、肉、菜、飯的順序進食,飯後血糖直接降到138mg/dL。

李唐越指出,不論有沒有糖尿病,飯後的高血糖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飯後的高血糖加上高三酸甘油脂肪,不僅讓身體氧化壓力增加,還會造成全身的發炎反應、血管的內皮功能障礙,進而導致心肌梗塞跟中風。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也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進食以魚、肉、蛋、菜、飯、果的順序來吃,能有效減少胰島素阻抗。先吃蛋白質脂肪,不僅血糖不會升太高,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後胰島素就會出來。先吃菜雖然血糖也不會一下升太高,但是效果沒有魚肉蛋這麼好。

洪建德建議,第一口吃魚肉蛋後,最好15分鐘後再吃白飯,因爲魚肉蛋要消化15分鐘,氨基酸纔會被喚醒。白飯煮完後放涼再食用,能幫助形成抗性澱粉,抑制血糖飆高。

家醫科醫師黃彗倫在《如果雲知道》節目上指出,控血糖可以採用「碗公進食法」,最下面放1份米飯,再往上放2-3份蔬菜,最上層放1-2份的蛋白質,由上而下一層一層吃,不要亂翻。這樣不但能依照肉、菜、飯的順序進食,也能有效避免想一口菜配一口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