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也去投日本項目了
日本傢俱跨境電商“卡谷電商”近日宣佈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達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00萬元)。論金額,算不上醒目,我關注到這則新聞,還是因爲資方組合背景亮眼——領投方一邊是大家熟悉的朱嘯虎,另一邊是日本球星本田圭佑創立的X&KSK基金。要知道,本田圭佑在日本,可是相當於姚明、劉翔這種級別的體育明星,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深諳資本運作之道的風險投資人。
卡谷創始人劉三勇曾主導SHEIN在日本的開疆拓土,如今正試圖用"中國供應鏈+日本品牌"的模式,撬動日本傢俱市場。朱嘯虎在日本的首筆投資就押注卡谷,顯然是看中了中國供應鏈的出海潛力。本田圭佑的X&KSK基金,則爲項目注入了本土資源與明星效應。
總之,有朱總和本田圭佑出手,卡谷的關注度沒準會被拉滿了,不過這家公司會不會像SHEIN一樣,成爲中國製造出海的新範本問題是高性價比的中國傢俱?產品能否打動挑剔的日本消費者?也不好說。
SHEIN的策略在服飾領域奏效,但在傢俱行業,物流、售後、品牌信任度都是更高的門檻,市場打法必須調整。特別是考慮到日本市場特殊且封閉,NITORI、宜家等巨頭早已盤踞,卡谷需要更精準的定位,拿到投資只是第一步,考驗纔剛剛開始。
在日元貶值的背景下,國內PE則早盯上了日本的併購市場。比如,高瓴正在日本市場擴張,計劃每年在日本投資10億至20億美元。而在出海的主題浪潮下,日本的創投市場也進入了VC們的眼簾,DCM去年宣佈分拆獨立的天使和種子基金團隊,涉及約1億美元的第四期探索基金,預計大部分資金將投資於日本市場;更早之前,祥峰投資日本基金推出首隻基金Vertex Ventures Japan Fund I,募資100億日元。紅杉中國更是十年前就投資了日本建築管理應用ANDPAD、AI合同管理平臺LegalForce等科技項目。
“從創投角度來看,日本市場太封閉了,中國出海的公司往往很難進去,進去了也很難生存下去。日本本土創業更適合做小生意,還要切中當地文化,比如一款產品如果能滿足二次元的需求,用戶付費率會很高。”一位熟悉日本市場的朋友告訴我。
就拿朱嘯虎來說,此前在朋友圈發過日本陪伴機器人LOVOT——“3000多美金的AI寵物,月費80多美金,主要用戶是40歲以上女性(年輕女性買不起),日活超過90%,日活用戶每天抱着的時間超過60分鐘!”LOVOT於2019年一上市,便在CES上斬獲“最佳機器人獎”,截至今年1月,出貨量已超過1.5萬臺,絕大部分用戶在日本。這正是一個典型的在日本社會和文化中更容易跑通的項目。
SHEIN日本負責人創業
去年6月,劉三勇成立了家居傢俱跨境電商平臺CAGUUU(卡谷電商),總部位於東京,初期主打日本市場。劉在日本求學和工作的經歷豐富,曾從0到1建立SHEIN在日本市場的業務,要融資並不難。剛一創立便完成上千萬元的種子輪融資,估值近億元,投資方爲日本知名VC機構JAFCO及PKSHA Algorithm Fund。截至2025年5月,卡谷電商已累計完成兩輪融資,總額高達9.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00萬元)。
說起來,卡谷電商的模式並不複雜:整合中國成熟的傢俱供應鏈資源,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將高性價比的傢俱家居產品銷往日本市場。劉三勇曾是SHEIN日本區負責人,深諳中國供應鏈出海的門道。團隊成員則來自SHEIN、字節跳動、國際傢俱集團等企業,兼具電商運營和傢俱行業的雙重基因。
不過傢俱並非快消品,小單快返和低價策略在服裝領域或許奏效,但傢俱行業決策週期更長、復購率更低,物流和售後成本也更高,日本消費者對品質和服務的挑剔程度遠超其他市場。卡谷電商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低價策略之外,建立更可持續的競爭力。
NITORI、宜家等巨頭早已盤踞多年,卡谷電商若想突圍,必須找到更精準的定位。通過與國內傢俱品牌和廠商的深度合作,卡谷試圖在品類豐富度和性價比上形成優勢。
“傢俱是高品質、高設計感、高豐富度的打法;像牀墊這樣的一些品類,我們是以大單品或者大品牌系列的形式去做的。”成立近一年,劉三勇在“白鯨出海”最近的採訪中透露了目標方向的調整。目前,卡谷主營成品傢俱、定製傢俱及各軟裝品類,平臺已上線超2500款商品,SKU接近3萬,涵蓋沙發、桌椅、牀墊、人體工學椅等大件傢俱。
物流和售後是另一道門檻。卡谷採用寄售模式,商家只需供應貨物,不必擔憂後續的出海事宜。但傢俱體積大、運輸成本高,跨境直郵的模式能否跑通,仍需驗證。卡谷電商計劃將本輪融資用於“服務升級”,顯然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如果無法在日本本土建立高效的倉儲和售後網絡,很難長期吸引消費者。
日本球星跨界投資
本田圭佑的名字也出現在卡谷電商A輪融資名單上倒不算意外,因爲這位曾效力AC米蘭的日本“國寶”級球星,早就開始佈局一級市場了,而且足球明星跨界投資也並非新鮮事。不過,本田圭佑的路徑與衆不同。做球員時,他便以特立獨行而聞名,當多數球星選擇代言或入股成熟品牌,他卻偏好投資風險更大的早期項目。
本田圭佑頗有商業頭腦,很早就開始做天使投資。2016年,本田圭佑在意大利AC米蘭效力期間,利用個人資產創立了“KSK Angel Fund”,與在美國投資領域活躍的中西武士合作,共同管理該基金。KSD前後投資了上百家公司,包括2019年上市的衆籌平臺“Makuake”。
2018年,本田圭佑又與美國著名影星威爾·史密斯共同創立了“Dreamers Fund”,當時提出的目標是在日本集資1億日元,用於投資美國的創業公司。
兩度攜手他人做GP之後,這一回,本田圭佑開始獨立操刀投資事宜,並把目光收回到本國。X&KSK基金成立於2024年2月,成功募集資金約155億日元,旨在支持約30家日本初創企業,特別是有望成爲“十角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的公司。之所以提出這個目標,是因爲儘管日本初創企業的數量呈上升趨勢,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仍然有限。
頂級球星一募資,LP陣容堪稱豪華。日媒披露,三井住友銀行、野村控股和SBI控股等至少20家公司投資了本田的X&KSK基金,其中SBI控股和SBI新生銀行共注資20億日元,是其最大股東。SBI在過去25年裡投資了約1200家初創企業,希望通過本田的基金擴大其海外投資者網絡,促進日本初創企業的發展。
當然,體育仍然是本田圭佑熱愛且關注的領域。這兩年,他創立並運營了面向小學生的4v4比賽,想把它做成兒童世界盃,背後的母公司藉此融了5.3億日元。
憑藉投資人和知名球星的雙重身份,本田圭佑無疑能爲投資的項目帶來品牌賦能。劉三勇透露,投資協議已經明確確定本田圭佑會擔任卡谷的品牌代言人,預計會在今年內官宣代言,並圍繞品牌大使的概念做很多品牌投入。相當於一筆融資,同時也綁定了本田圭佑成爲代言人。
體育明星的光環能否爲卡谷撬開日本市場的大門?在我看來,日本消費者對公衆人物的商業行爲尤爲敏感,這種光環或許是一把雙刃劍。免費的流量當然可以薅,能不能成事,最終還得靠自己。對中國VC來說,中國的供應鏈升級和出海依然是確定性的敘事,這跟巴菲特投資“日本商社股票未來50年都不賣”不同,股神看的日本的低利息,看的是現金流和安全邊際,看的是日本基幹產業的韌性,中國VC投資日本的邏輯,其實還是在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