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養成系潮玩受資本追捧,“不看好早期具身智能”的朱嘯虎也出手了
近期,隨着泡泡瑪特旗下Labubu的火爆,潮玩市場規模加速擴大,“AI寵物”賽道也引發市場關注。
6月17日,AI情感陪伴硬件公司——上海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珞博智能)宣佈已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上影新視野基金、金沙江創投聯合領投,零一創投跟投,高鵠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
據記者瞭解,珞博智能產品方向爲AI養成系潮玩,不久前曾公開表示“不看好早期具身智能項目”的金沙江創投管理合夥人朱嘯虎,此次也出手投資了珞博智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從去年開始,資本就在用真金白銀爲AI潮玩賽道“投票”,投融資事件超過20起,今年以來,AI潮玩賽道已有多起融資金額過億元的案例。
投中數據顯示,今年,大消費領域已發生近200起投資事件。記者從一些業內人士處獲悉,不少VC(風險投資)現在又開始看消費賽道項目了,其中潮玩類項目是一大熱點,究其原因則是AI與智能硬件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構潮玩賽道。
AI養成系潮玩獲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珞博智能成立於2024年,產品方向爲AI養成系潮玩,其首款產品“芙崽Fuzozo”在2025年巴塞羅那電子消費展上發佈,6月份正式投入市場銷售。
據珞博智能官網介紹,“芙崽Fuzozo”具備毛絨包掛的形態,還能通過多模態交互與類寵物養成玩法,與用戶建立長期情感羈絆。此外,該產品具備社交屬性,可以通過“碰一碰”交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珞博智能創始人孫兆治是原小鵬機器人產品設計負責人,他曾表示“AI情感陪伴產品的核心能力不是對話而是養成”。珞博智能打造的養成系AI潮玩產品,最核心的兩項能力是性格演化和長期記憶。珞博智能自主研發的多模態情感模型“MEM”(MultiEmotion Model)通過每日的互動陪伴,培養用戶與“芙崽”的親密度,對用戶形成專屬羈絆。其另一項核心技術“EchoChain仿生記憶系統”則是賦予“芙崽”長期記憶與學習的能力,可以記住用戶的身份、特徵、喜好、事件等,並通過自學習能力對記憶進行反思,逐步成長爲更懂用戶的同頻夥伴。
作爲珞博智能的投資方,零一創投管理合夥人餘璐長期關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餘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陪伴機器人的核心在於提供情緒價值,而非功能型工具。與傳統硬核機器人相比,珞博智能的毛絨玩具形態更契合陪伴需求的情感內核——柔軟、親和、無機械壓迫感,結合AI養成玩法,能夠更自然地融入需要情感慰藉的用戶羣體。
“AI與智能硬件的加速融合,帶來了陪伴潮玩領域的巨大變革。”餘璐表示,相比需要複雜執行功能的人形機器人,陪伴機器人會因輕執行、重交互的特性,更早爆發、更快實現商業化。一家優秀的陪伴機器人公司,若想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是產品定義能力,這要求技術團隊不僅要有紮實的AI研發實力,更要能跳出技術思維,真正理解用戶對陪伴的情感需求,創造出既溫暖又有科技感的產品。此外,渠道銷售能力、市場拓展能力、產品創新能力與IP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協同發展,將決定一家陪伴機器人公司能否在市場中佔據先機。
不久前公開表示“不看好早期具身智能項目”的朱嘯虎,也是珞博智能的投資人。朱嘯虎認爲,用AI創造情緒價值是今天大模型應用領域的一個靠譜的方向。“珞博智能脫胎於一個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領域的團隊,其創始團隊選擇了離商業化更近的創業方向,這是一個遵循底層商業邏輯的團隊。”
AI玩具賽道成投資熱點
事實上,隨着AI商業化加速落地,通過技術賦能讓玩具擁有“靈魂”的AI玩具賽道,正因精準契合消費者對情緒價值的深層需求,釋放出強勁的發展勢能,也成爲投資機構佈局的熱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此細分賽道的融資事件超過20起,投資方不僅有專業機構,也有上市公司。今年,AI玩具賽道又出現了多起億元級的融資,包括消費級AI機器人公司X-ORIGIN-AI(玄源科技)以及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樂享智能等。
國聯證券在研報中指出,AI玩具兼具陪伴+教育價值,近期爆款頻出。這一新興市場已吸引了諸多大廠和“大廠前高管”入局,他們的背景可歸納爲三個共同點:大廠出身、精通AI、懂硬件。與此同時,傳統玩具製造商也在藉助自身優勢切入AI玩具賽道。
從消費視角來看,今年,Labubu火爆直接帶火了潮玩賽道,也吸引了投資機構的關注。
投中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吉利瑪特、毛草樂園、尋物鯨、熠起文化等在內的多家潮玩盲盒手辦零售商或潮流毛絨玩具品牌商拿到了融資。
對此,有業內觀點指出,這種情況在前兩年並不多見,一方面反映出在一級市場上,投資機構對潮玩賽道的持續佈局;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消費市場的轉暖。今年以來,截至6月18日,消費賽道發生的投融資事件已將近200起。
記者瞭解到,VC對消費賽道的投資熱情也在回溫中。有機構人士表示,前幾年,其供職的機構基本已放棄消費文娛賽道,但今年又開始關注消費項目了。
第三方調研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人均GDP成功跨越1.2萬美元這一“門檻”後,中國消費市場正從傳統的“功能消費”模式,加速向“情緒消費”模式過渡。未來,隨着經濟細分領域的茁壯成長,“情緒消費”潛在的經濟價值將得到不斷髮掘,“情緒經濟”正從邊緣走向主流。
開源證券在近期發佈的研報中指出,當前,中國消費呈現出更爲突出的情緒化特徵,消費者傾向於通過消費來進行心理補償與情緒釋放,並愈發重視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與價值共鳴。
由此來看,不論是Labubu的火爆,還是AI情感陪伴硬件公司受熱捧,都是瞄準了“情緒經濟”所帶來的巨大機會。
不過,也有VC人士分析指出,AI玩具需要將多種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如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情感分析、多模態交互等,這對技術團隊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另外,當前部分AI玩具存在功能和設計同質化問題,缺乏競爭差異優勢,企業需要不斷提升產品差異化優勢,加強品牌建設和渠道拓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