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築牢高質量發展生態屏障
自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寧國市立足生態優先發展理念,通過市縣鄉村三級林長履職盡責、多元舉措協同發力,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工作,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築牢生態根基。
不斷壓實縣、鄉、村三級林長保護髮展森林資源的主體責任,通過定期召開縣級林長聯席會議、常態化專題會商等機制,統籌推進林業工作。縣級林長帶頭深入重點功能區巡林、赴林業產業基地調研,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通過建立林地流轉獎補機制、爲託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主體購買野外用工保險提供補貼等舉措,激發林農和經營主體的積極性。2024年,全市實現林權抵押貸款17筆、金額6821萬元,涉林貸款總額達8554萬元,“探道西泉,低碳有你”募資項目成功募集資金10萬餘元;創新推出的“山核桃用工保險”和國內首個“山核桃目標價格指數保險”,覆蓋林農6008戶,財政補貼資金兌現50餘萬元,爲林業產業發展繫上“安全帶”。
以健全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爲抓手,落實縣、鄉、村三級責任,並在青龍鄉開展試點工作,築牢森林“防火牆”。持續推進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2024年完成枯病死松樹清理1.71萬株、打孔注藥保護1.3萬株,無人機化學防治鬆褐天牛面積達1.3萬畝次,有效守護了森林健康。加快國土綠化提升步伐,全年建成省級綠美城鎮1個、省級綠美村莊2個;完成人工造林2617畝、森林撫育8.4萬畝、退化林修復1.2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此外,通過開展“皖南川藏線”古樹認養活動,修復保護古樹23株,並重點打造沿途森林步道20條,其中,青龍灣128環湖風景森林步道入選“安徽省級森林步道”,山核桃林草種質資源庫躋身第三批省級林草種質資源庫名單,綠色生態名片持續升級。
持續做實“小山變大山”改革品牌,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有67個村民組參與改革,培育各類託管主體53個,託管總面積達3.5萬畝,首批109畝山場承包經營權完成變更、登記、發證,爲林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奠定基礎。積極推動債權式“林票”改革試點,發放全省首批林票,拓寬林業融資渠道;深入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實施現代山核桃國儲林基地、毛竹基地、皖南青藏線森林提升等10個重點項目,建成山核桃國儲林綜合示範基地4200畝、毛竹國儲林基地5600畝、中幼林森林撫育基地1140畝。此外,憑藉獲批首批省級“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的契機,成功招引鴻業集團5萬噸竹製品深加工及3萬噸竹廢料綜合處理項目,同步推進“公共機構辦公場景建設”“綠色食堂建設”“全竹洗漱包推廣”等應用場景落地,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