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縣國有林場:多維發力築牢森林生態屏障

位於呂梁山東部、交城縣西北部的交城縣國有林場,作爲我市最大縣屬國有林場,近年來聚焦人工造林、森林撫育、病蟲害防治、防滅火體系建設四大重點,全方位推進森林資源生態保護工作,爲守護區域生態安全築牢堅實屏障。

修復生態,增添綠色活力。自2020年起,交城縣國有林場積極開展自主造林行動,累計完成造林2018畝。在雲中景區,精心營造混交彩化林1213畝,通過搭配多樣樹種,不僅爲景區增添了豐富色彩,打造出季相變化獨特的景觀帶,還提升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觀賞性;在洪相鄉西嶺片,推進730畝植被修復工程,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區域生態環境;針對玖瓏騰固廢項目佔用林地情況,實施75畝補植綠化,實現生態修復與土地治理的協同推進,讓曾經受影響的土地逐步恢復生機。

優化結構,提升森林質量。從2021年到2023年,林場持續發力森林撫育工作,在水峪貫鎮榆林村開展中幼林撫育達8500畝。2024年,撫育範圍進一步拓展至水峪貫鎮魯沿村、峁底村以及洪相鎮橫頭村,順利完成1000畝撫育任務。通過專業的間伐、修枝等人工干預手段,去除林內過密、劣質林木,爲優質林木創造更充足的生長空間,加速林木生長進程,推動森林生態功能迭代升級,讓森林朝着結構更優、生態服務能力更強的方向發展。

科技賦能,守護森林健康。交城縣國有林場內油松、側柏等爲主要樹種,病蟲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多年來,林場精準施策:2020年,針對側柏病害、丁香蟲害,防治面積達3200畝,有效遏制病蟲害蔓延;2021年防治狐爺山落葉松紅腹葉蜂蟲害1000畝;2024年,啓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高效防治側柏和落葉松林5000畝,大幅提升防治效率與覆蓋面。同時,同步開展有害植物清理與補植修復工作,多舉措築牢森林“健康屏障”。

聯防聯控,築牢安全防線。在森林防滅火工作中,林場構建“網格化巡查+定點看護”責任體系,明確巡查與看護責任,防火期內全場人員齊心協力,人人蔘與防火。積極與屬地鄉鎮、村組、社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強信息共享與協同行動,實現防火責任全域覆蓋、無縫銜接。目前,林場防滅火物資儲備充足,爲及時應對火情提供堅實保障,織密森林“防火牆”。

通過系統推進生態保護舉措,交城縣國有林場持續爲區域綠水青山護航,在守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爲林業產業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注入動力,助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的良性循環。(記者 韓笑)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