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建寧檢察開展生態普法活動 築牢生物多樣性保護屏障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陳瑜
“自家後山挖的蘭花能賣嗎?”“撿到受傷的野生鳥該怎麼處理?”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人民檢察院深入鄉鎮、社區開展以“守護生命共同體·法治護航生態美”爲主題的普法活動,通過多元形式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法規,引導羣衆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在溪口鎮文化廣場,檢察幹警設置“野生動植物法律諮詢臺”,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內容,針對羣衆關心的採挖、買賣、救助等問題逐一解答,發放圖文並茂的《野生動植物保護指南》手冊。同時,邀請羣衆通過手機掃碼觀看“以案說法”微視頻,進一步加深對法律法規的瞭解。
爲增強普法趣味性,幹警還在社區活動室搭建“生態法治小劇場”,通過情景劇還原一起非法採伐紅豆杉案件。由村民飾演“護林員”“伐木者”,生動演繹線索發現、證據固定、法律追責等環節。同時,幹警還同步解析最高檢發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典型案例,提醒羣衆留存交易記錄、舉報憑證等關鍵證據,並鼓勵通過“公益訴訟隨手拍”平臺提供線索。
據介紹,建寧縣人民檢察院將依託“生態檢察工作站”常態化開展巡山普法,建立野生動植物案件“快立快辦”綠色通道,並探索“無人機+大數據”智能巡查模式,對重點保護區、交易市場開展動態監測,以法治之力築牢生物多樣性保護屏障,讓綠水青山永續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