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古商城的文化密碼

(圖/本報系資料照)

淄博之名,取自淄川與博山兩地,恰似一卷山水長卷徐徐展開。城中的梧桐樹如衛兵般筆直列隊,枝葉在風中沙沙作響,彷彿在低語齊國八百年的興衰往事。這裡曾是蹴鞠躍動的故土,亦是《考工記》中匠人精神的濫觴。如今的淄博,工業煙囪與陶瓷窯火依舊在暮色中勾勒天際線,但那抹古意卻悄然棲身於街巷深處,如老茶般愈陳愈醇。

這座因「燒烤」而聲名鵲起的城市,總讓人誤以爲它的底色僅是煙火與喧囂。然而,當腳步輕叩周村古商城的青石板,當指尖撫過《瑞蚨祥絲綢館》的織錦,淺嘗舌尖觸到周村燒餅的酥脆時,方知淄博的魂魄,早已深藏於千年商埠的風骨之中。

周村古商城位於淄博的周村區,是大陸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街,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絲綢之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據考古發現,周村古商城這裡曾是北方絲綢之路的源頭之一,當時的周村古商城曾是手工業、絲綢業發達的商鎮。

觀周村古商城的牌坊之上,可見「大街」二字漆色斑駁,卻自有一股端肅之氣。踏入街口,恍若推開一扇時空之門——青磚灰瓦的店鋪鱗次櫛比,飛檐下的銅鈴在風中叮咚,絲市街上彷彿仍能聽見駝隊鈴鐺的餘響。

走在周村古商城裡,感受青磚灰瓦的老房子與石板鋪就的古樸街面,每一處建築空間都體現了明清古建築羣的獨有特色,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洗禮,至今仍保留完好的街區樣貌,店鋪林立的建築特色,中國古建築專家讚譽周村古商城是「中國活着的古商業街市建築博物館羣」。

我走在青石板路上,商城中的巷弄彷彿如一卷泛黃的帳簿,彷彿每一塊凹凸的青石板上紋路都記着商賈往來的密語。位於周村古商城的中央街區,可見「旱碼頭」三個大字的匾額,因「此處不臨江河,卻能以商聚財」,故稱「旱碼頭」。轉角處的「今日無稅碑」更藏着一段佳話:清初李化熙自掏腰包代商納稅,引得四方客商雲集。讓我不禁覺得原來現在流行的「免稅區」智慧,竟早在三百年前便已萌芽了。

暮色四合時,古商城的燈次第亮起。青石板路被霓虹染成琉璃色,飛檐下的紅燈籠隨風輕搖,恍若宮崎駿筆下的幻境。夜市裡一攤攤的人間煙火氣,街邊的地道燒烤,小餅卷着嫩蔥與肉串的焦香,混着糖炒栗子的甜膩,在街巷間織就一張無形的網,鐵板上的魷魚捲起裙邊,糖畫藝人以銅勺爲筆,糖漿爲墨,在石板上繪出騰龍綵鳳,我想周村古商城的夜經濟在眼前呈現的應是一幅令人回味無窮的齊風魯韻吧!(謝雅卉/高雄)